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随笔散文心情随笔
雁过留声,春天还能北归吗?

雁过留声,春天还能北归吗?

作者: 行走皖中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3-10 10:58 被阅读0次

            上小学时,语文老师常把"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挂在嘴边。教诲讲台下听课的学生,要努力做好人留下好名声。

    雁过留声,春天还能北归吗?

            三年前,初冬的一个早上,来到沈阳东陵对面浑河拦洪坝。只见高耸的坝下,未封冻的河面笼罩着白色的雾气,喧嚷响脆的鸣叫声荡然入耳,遮挡的雾气让我无从搜寻其间是何种鸟类。太阳高高升起,河面上的雾气渐渐散去。眼前竟然是无法点数的大雁。恰时,我身边一位老者给了答案:卧在河中的大雁约有四百五六十只左右。

            "哦,这些大雁来自哪里?"问老者。"是从老家西伯利亚陆续飞来的。这地方遮风,水位低,水草丰,大雁在这要暂息三个月左右。"老者如数家珍。

            从北至南,朝南向北,迁徙途中的大雁,每到一处,每次栖息,到底会留下怎样的痕迹,怎样的迷人故事呢?真是幸运,或许是有约定,在这个空寂的时节,竟能如此近距离目及过大雁优雅的身影,竟能亲耳聆听大雁高吭昂扬的回声。真的要感谢远道而来的生灵,在洁白无瑕的季节里,霎时间,把寂静的浑河变成了喧闹的舞台,使极寒的冬季有了暖心的温度。

            成群结队褐色、白色的大雁,在尚末结冰的河面,找寻着懒以生存的水草,为下一站迁徙飞翔补充着体能。雁群中,只见大雁将头扎入清澈的水中,向上翘起的圆圆臀部,憨状可掬;吃饱喝足的大雁,是要消化消化食物,便展开双翅,双掌在水面上飞踏,溅起一道道亮色的浪花;岸边的大雁单腿独立,腾出的另一条腿,用红色的脚掌不急不慢地梳理着丰润的羽毛,姿态竟是那么的优雅;而多数浮在水上的大雁慵懒的很,统统将脑袋缩进胸前,像是在打盹又像是酣睡。埋头打旽酣睡的雁群里,会有几只挺胸昂头的"哨兵",警觉地张望着四周。一但查觉有人靠得太近,感觉有威胁,即刻发出急促的呜叫。瞬间,打盹酣睡大雁齐动齐飞,冲向天空,降临到认为更安全水面或苇丛中。

    雁过留声,春天还能北归吗?

            在浑河,最令我难抑兴奋之情的,当属头顶高亢着掠过着的"雁阵"。十几只几十支大雁,空中编排出一字型,人字型,V字型队阵,曲线流畅优美。最为惊艳壮观的是,飞向空中上百只雁群,只能用遮天蔽日比喻形容。在似乎缺少生命力的极寒季节的北方,在沈阳的浑河,上演着一幕幕动人心魂的雁阵图。

    雁过留声,春天还能北归吗? 上传中,请稍候...

            浑河岸边,几次相遇一位常年护守大雁的老者。只要他发出独特的呼声,置身河中的大雁便会快速游来,抢啄老者撒落的玉米粒。交谈中,老者脸上止不住露出忧虑神情。随着媒体大肆宣传,拍摄大雁的,围观大雁的一年比一年多,并常常投放过量的食物。这样一来,野生大雁有吃有喝有依赖,春天便不会按时向北归。在有,因为生存的环境遭到人为破坏,人为侵扰,以后到访的大雁会越来越少,或选择其它的地方栖息。

            老者担心忧虑真的挺灵验。去年飞临浑河的大雁数量只有三十多只。而每天观雁,拍雁,喂雁的人,却是大雁的几倍。前几天又去浑河,只见冰封水岸,到处可见撒落玉米粒,白菜邦大雁所爱吃的食物。我想,过分依赖人们提供的食物,大雁没有饥饿,不在辛苦寻觅水中水草,但身体超重的大雁,那双飞翔的翅膀还能坚强有力吗。在看似人与大雁和谐相处的场景,心中莫名升起一丝感叹:大雁无忧无虑栖息于此,对大雁来说,不知是福还是祸呢?

            近日,读了一本介绍大雁生活习性的书籍。书中描述,做为禽类中最聪明最灵动的侯鸟大雁,具有着让人倾心爱慕的品格。

            雁知仁心:大雁喜念群,在雁阵中,不免有老弱病残,既使不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打食为生,其余的壮年大雁,绝不会弃之不顾,而是养其老送其终,此乃仁者之心。

          "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不知曾经飞来的大雁,今年的冬天,还能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极寒的北方浩浩荡荡如期而至,再让浑河上空掀起喧闹与欢腾的雁声,再让每位赏雁人的眼帘,呈现出那扣人心弦的雁阵。

    雁过留声,春天还能北归吗?
    雁过留声,春天还能北归吗? 雁过留声,春天还能北归吗? 雁过留声,春天还能北归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雁过留声,春天还能北归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en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