晗韩今天见了三位朋友,分别是朋友A,朋友B和朋友B的女友,朋友A和朋友B从大概11年晗韩上高二到现在,相处了10年的好朋友,晗韩在哈尔滨上大学时就和两位朋友经常聚会,14年晗韩第一次去北京也和两位朋友经常在一起玩儿。毕业后晗韩在山西出差后回到大连工作,朋友A恰巧从沙特回国后在大连工作,在大连晗韩和朋友A没少聚会,后来晗韩去了北京工作,朋友A去上海工作,去年劳动节晗韩去上海还见到了朋友A,年底朋友A来北京工作又和晗韩聚了一次。
可能说到这里你觉得有点啰嗦(晗韩也这么觉得),晗韩之前从不相信缘分,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也越发开始相信缘分,缘分其实也是命运的一部分,缘分使我们遇到的人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对于一个追求事业的人来说可能也会带来利益,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人脉,既然缘分来了,就要好好把握。
既然是在简书写作,晗韩忍不住提到简书遇到的朋友们,刚来到简书写作的时候很珍惜每一位读者,对于给晗韩点赞、关注的人必做到“礼尚往来”式的回关、回赞,一开始写了几首类似诗的文章,被枫叶丰泽姐姐(以下简称叶子姐姐)收录,然后在叶子姐姐文章的评论区看到了露娜2005姐姐(以下简称露娜姐姐)和风吹藤动姐姐(以下简称风儿姐姐)的评论,点进去两位姐姐的简书,看到了露娜姐姐的一篇文章周岭老师点过赞的《认知觉醒》拆书稿,在评论区和露娜姐姐互动了下,因为晗韩是经常在微信上和《认知觉醒》作者老师反馈,而且露娜姐姐看到晗韩的文章后居然发现我们是一座城市的老乡。和风儿姐姐也经常互动,以致于风儿姐姐以为晗韩也是理事会的成员,后来在风儿姐姐的帮助下加入了理事会,并成为风儿姐姐的第一位徒弟,加入微信群后居然发现露娜姐姐也在群里,都是浅浅老师的徒弟,世界就这么小,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也这么巧。
其实最吸引晗韩的还是简书中的朋友们相互帮助这一点,每次写文章大家都能相互鼓励,晗韩的写作水平不太高,甚至经常觉得友友们给晗韩文章评论的内容,晗韩都可以补充到文章里面。
晗韩虽然提过,晗韩的领导和同事都说晗韩和同事们相处的很好,或者说同事们很喜欢晗韩,可能你认为晗韩是个擅长社交的人,事实相反,晗韩是一个不擅长社交的人,为啥工作中能和大家相处的不错呢?可能和晗韩的工作性质有关,晗韩作为部门中唯一一个敲代码的员工,和其他同事不存在任何利益方面的冲突,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能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大家经常说社会很复杂,第一就想到复杂的人情世故,其实在几千年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成语熙熙攘攘的出处,意思是说人生在世,无非不为一个利字。有时我们说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可现实就摆在眼前,就像请高人吃饭,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就是一顿饭,可是对于一个有目的的人来说请高人吃饭是为了学习高人的经验,而高人的时间很宝贵,如果这顿饭不能为高人带来利益,当然不会接受我们的邀请。
晗韩并不赞同长辈总和年轻人强调人脉的重要性,可能会给年轻人带来一种误区:“提高自身能力是次要的,要学会利用所谓的关系”,这种误区可能会让年轻人产生投机的心理。人脉固然重要没错,结合“成年人交朋友要有和别人有等价交换的筹码”这一点来说,想获取人脉,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才能为他人带来利益。因为,别人的精力也有限,做事第一考虑到的当然也是利益,否则大概率不会帮助一个不能为自己带来利益的人,除非是亲戚。
“成年人交朋友,必须保证有等价交换的筹码”这句话是晗韩在抖音看到的,这句话大有道理,成年人交朋友,如果只是单纯地和一帮人喝酒喝个烂醉,先别说喝酒会占用自己提升的宝贵时间,如果和这群人只是通过喝酒、聚会这些手段来维持关系,那这群人也不会成为真正的朋友,因为真正的朋友是不需要维持的,如果和朋友需要维持关系,就说明我们和所谓的朋友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如果朋友和我们疏远了,就说明所谓的朋友也并不是真正的朋友,因为真正的朋友是不会疏远的,晗韩宁可相信抖音说过类似的话:真正的朋友就是平时不联系,你有困难,我出山!
《好的,孤独》一书中作者陈果老师讲到:“真正的朋友是无用的,有用的叫人脉”,有时我们和某个人聊的很投机,比如喜欢聊历史、文学,或者有共同的爱好,确实能成为朋友。但是涉及到利益,只有我们拥有足够的实力,人脉才会有,当我们给人脉中的人带来利益的时候,也可以成为朋友。
晗韩是一位社交白痴,可能和别人喝酒的时候能表现得像得了“社交牛B症”,或者平时和同事相处的时候,前文提到的A哥经常讲晗韩的搞笑的事情逗大家乐,晗韩也明白是A哥在帮助大家交朋友,但晗韩交友的原则不变:必须真诚待人,晗韩讨厌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人与人之间虚伪、演戏虽然很普遍,但是大家都知道在彼此间演戏,只是不戳穿而已,与其虚伪地演戏,不如真诚待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