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暴力沟通-心灵的平静

暴力沟通-心灵的平静

作者: Keepping | 来源:发表于2018-05-31 12:17 被阅读0次

  读完《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的生活里少了一些怨恨,少了一些脾气,少了一些内疚感,心灵得以平静而快乐。更多的爱融入我的生活,专注他人、自己的感受与需要,实现你我的共赢,构建互助和谐快乐的关系。今天我和你分享《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所带给我的收获:爱自己,体会自己的感受与需要。

  非暴力沟通,教会我如何爱自己。当我们表现不完美时,常常会说:“我真笨、我怎么就这样做呢、你有毛病、你真自私……”我们陷入自责中,认为自己很糟糕,出于羞愧而改变自己。非暴力沟通,提出对他人的指责反映了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当指责我们自己时,说明我的行为符合我的需要。我们要学会宽恕自己,非暴力沟通,教会我宽恕两个我。一个是对过去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个是包容采取那种行动的我。上周忙忙碌碌的,下班后,没把作业完成,就煲剧了。第二天醒来,一直责怪自己怎么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呢?我接着想,我为什么责怪自己没时间观念?其实,真正需要的是身体疲惫,需要放松身心。真正分析自己的需求时,再没有责怪自己,而是把计划重新整理了一下,并给自己充电。当我们拥抱自己各方面时,并理解它们所反映的需要及价值观,我们活在对自己的深深的爱之中。

  非暴力沟通,教会我做生活的主人,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我选择做…..,是因为我需要……..生活在当代,每个人扮演者各种各样的角色,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认为自己有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别人不开心,我们随之感到不安,觉得自己应该为他人做些什么。我们特别容易把亲人看做一种负担,是的,我也会有常常有这种想法,特别是对我的养父母,认为自己有义务让他们开心快乐,把爱他们看作一种负担。往往是这种思想,即使很好地让他们快乐,逼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非暴力沟通,提倡出于生命的热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这是也是爱惜自己的表现。现在,我想明白了,对我的养父母好,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出于他们的爱,我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去实现这一份爱,与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不冲突的。不论我们选择做什么,请了解自己为什么那样做,再做出决定;若那是你不得不不做的事时,是否可以这样:“我讨厌这份工作,但我不得不做这份工作”换成:“我选择这份工作,因为我要养家糊口”。

  非暴力沟通,教会我正确表达我的愤怒。听到不中听的话,人们常常会有四种表现。第一种,认为自己错了,这会导致我们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第二种,指责对方,这会使我们的沟通更加艰难,甚至恼怒而引起冲突;第三种,体会他人的感受与需要;第四种,体会自己的感受与需要。选择后两者,你会一心一意体会到他人及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乱发脾气。假定你约了朋友,而你等了多半个小时,,朋友才出现,你是否责怪朋友不守时?若你想借这段时间休息一会,你是否说没关系呢?同样一件事,不同的需要会导致不同的感受。然而,当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一直在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会生气。我们愤怒,是因为自己的需要未得到满足,如果一心想着此时自己的那些需要未得到满足,我们的注意点就不在别人身上了,愤怒也就不存在了。充分表达愤怒:首先,停下来,深呼吸,什么都别做;然后想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体会自己的需要;最后表达感受与尚未满足的需要。在最后一步,需要倾听他人的感受与需要,实现共赢。

  非暴力沟通,心灵之药,让我更爱自己,生活得更美好。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他人的需要,从而获得心灵的平静。

  运用非暴力沟通,才是王道。

  四个要素构成:观察、感受、要求、请求。

  第一个要素:观察,它是指在特定时间和情景中,描述观察结果;描述时具体到时间、地点,尽量做到可视化,这是不带评论的观察。如小明花钱大手大脚的,我认为“大手大脚”是评论而不是观察,若改为“小明上周花1000块买了一条裙子,”这是不带评论的观察,是在描述观察结果。

  第二个要素:感受,《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强调用情感词语具体表达自己的感受,与他人交谈中,体会他人的感受,这里所指的“感受”区别于陈述想法、评论、观点。上周,叫一个朋友买电池,当时没说清楚型号,打我电话没接到,他来到我家跟我说了一句:“你真浪费我的时间”,这是评论,非表达感受。若改为“我有些烦躁,你没有说清楚是什么型号”。这是在表达感受。例如“我没有用”,我不认为是感受,而是评论。若为“我很伤心”,表达了感受。

  第三个要素:需要。需要的根源来自我们的感受。虽然我们意识到,我们要对自己的意愿、感受、行动负责,但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我们的需要。听到不中听的话,专注于他人、自己感受与需要,而不再分析他人行为的过错,赢得互助和谐的局面。

  第四个要素:请求。当体会别人的感受与需要,请求别人帮助时,需要用到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更容易使别人答应我们的请求。请求不同于命令,提出的请求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提出的,而非强人所难的。

  非暴力沟通的反面,即异化沟通。有四种情况:道德批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这都使我们难以体会到爱,忽略他人自己的感受与需要。

  道德批判,反映了我们的价值观与需要。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时,被看作不道德或邪恶的。如果我需要你们重视我们作业的输出效果,那“骗子,怎么你们就只会叫人交学费”。这是在批判。一心分析别人的行为过错,扎根在里头,忽略了自己、他人的需要。

  进行比较,转移到别人身上,却忽略当事人的需要与感受。孩子没考好成绩,回到家,总会听到家长说“你看看,邻居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多好,你应该先别人学习。”父母在说这句时, 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呢?难道这样说孩子就会好好学习了吗?

  回避责任,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负责。当常常听到别人说这是领导要求的、这是学校的规章制度、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些想法,都让我们产生责任不在自己,而是某某要求的、不得不的选择…..我们可以通过用选择来代替不得不,这样我们关注自己的选择、需要,我们才会开心快乐。

  强人所难,当我们提出的要求,没有尊重他人的感受与需要上提出,那就成了一种强人所难。作为小姑,侄女对学习不上心,我曾认为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强迫她去学习。果真这样做,侄女不但成绩没提上去,反而不喜欢我这小姑了。

    能够正确使用“非暴力沟通”,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微妙的变化。非暴力沟通,对我而言,最大的授益是我个人。关于运用的体会,希望今后真正运用到实际上,可以给你分享更多的体会。

相关文章

  • 暴力沟通-心灵的平静

    读完《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我的生活里少了一些怨恨,少了一些脾气,少了一些内疚感,心灵得以平静而快乐。更多的爱融入...

  • 好文共赏之:倾听

    倾听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

  • 倾听

    倾听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 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指...

  • 非暴力沟通— 拆掉语言里的墙

    ?相关阅读:《非暴力沟通》 ?? 非暴力沟通— 拆掉语言里的墙 有句话说,语言可以是通往心灵的窗户,也可以是堵...

  • 《非暴力沟通》之我见

    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非暴力沟通的运用范围及其广泛: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家庭、组织机构、心灵疗法及精神辅...

  • 学习非暴力沟通一句话心得

    ——魏君学习非暴力沟通心得 要想获得心灵成长和幸福,请按自己的节奏慢慢来,慢慢来会比较快。 非暴力沟通对于我来说,...

  • 非暴力沟通(一) - 草稿

    ①什么是非暴力沟通?(what) 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恐惧,所以他们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和...

  • 《非暴力沟通》的一些思维理念。

    无处不在的暴力沟通: 暴力沟通的原因: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求: 如何做到非暴力沟通: 通过分享《非暴力沟通》让我们...

  • 打开新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这个名字有点独特。什么是非暴力沟通,沟通怎么会用非暴力来形容?难道还有暴力的沟通方式吗?非暴力沟通究竟...

  •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读《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美] 马歇尔·卢森堡 一、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就是为了改变暴力沟通所提出的沟通方式。简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暴力沟通-心灵的平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lq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