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说过:现在的人,心眼太多。就说我身边吧,人是不少,但信得过的,也就一两个。
一个人心眼多,最多只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一群人心眼多,甚至每个人都变得愈发复杂,那世道,就会变得冷漠、残酷、可怕。
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普通人一个不小心,就会招致祸事,还有可能是杀身之祸。对此,我们就该谨小慎微,学会明哲保身。
要告诉你的孩子,在外边打拼,缺乏这5个心眼,小命就保不住了。
一、越是才华、容貌突出,越不要锋芒毕露。
人性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见不得人好”。你过得好,别人就会对你产生羡慕嫉妒恨的心理,还会在背后谋划伤害你。
有的人容貌突出,才华横溢,也没有得罪别人,就是因为自身光芒太盛,而招致了别人的毒害,一辈子就毁了。
有的人心性善良,比较热情,也没有得罪别人,就是因为自身性情高洁,而招致了别人的伤害,也没有好结果。
这就是《红楼梦》中谈到的“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过分锋芒毕露,不懂收敛,就会有人嫉妒你,盯上你。过分高洁、不合群,就会有人嫌弃你,针对你。
人在江湖,千万不要过分突出。你的突出、美好,在别人眼中,就是原罪。要知道,在这个世界,并非每一个人,都希望你过得好。
二、尽量不要得罪,远超自身阶层的人。
年轻的孩子,都有一个特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看某个人不顺眼,就跟他对着干,丝毫没有想过后果。
如果他们得罪的,是跟自己同阶层的人,双方的实力都差不多,那问题不大,最多来一场同阶层的博弈罢了。
如果他们得罪的,是超过自身阶层的人,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这后续的结果,多半就是一个悲剧。真正的高维打击,其威力,并不是你我可以想象的。
在人情社会,人与人拼的,看似是个人的能力,实际上是家族的人脉、后台、关系、背景。有些人,不是普通人可以得罪的。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如果一个普通人,得罪了不能得罪的大人物,那他有可能人间蒸发,谁也救不了他。
三、尽量守口如瓶,保持沉默,避免说多错多。
人,需要花两年的时间学说话,却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学闭嘴。能说话,是一种能力。而懂得闭嘴,才是真正的智慧。
不少人都疑惑,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别人管得着吗?为什么非要保持沉默,守口如瓶,活得如此谨小慎微呢?
有这种想法的人,多半都没有见识过世道的险恶。在这个世界,有的话,那是不能说的,有的事儿,那是不能提的。
对此,老祖宗将这一切,浓缩成一句话,看破而不说破。你有本事,可以看破这件事,但你就是不能说出来。真说出来,就会遭遇到祸事。
所谓“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为人处世,与其说多错多,不如做个旁观者、倾听者,看人间苍茫变化,潮起潮落,我自巍然不动。
四、与人相处,多变通,不要钻了牛角尖。
你的孩子,可能遭遇过这样的事儿:在学校读书的时候,由于某些问题,而遭到了其他孩子的欺凌,或者在宿舍,被人打了一顿。
身为家长的你,绝对很气愤,就会找欺负自己孩子的人算账。只是,由于自己是普通人,啥背景都没有,所以很多事儿都“不了了之”了。
在这个世界,有很多人,都“不了了之”了;有很多事儿,也都“不了了之”了。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就只能改变自己。
如何才能让孩子,躲避同龄人的针对呢?三个字,多变通。跟什么人相处,就采取什么态度,见菜下饭,才不会受到别人的针对、伤害。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你可以不懂人情世故,但人情世故肯定会缠上你。懂得多一点,头脑灵活点,总是一件好事。
五、增加自身的神秘感,切勿跟别人掏心掏肺。
有心理研究者说过,真正的心理震慑,其实是别人对于你的“神秘感”的敬畏。
你将自身的一切秘密,都隐藏了起来,别人根本摸不透你的情况,不会轻易对你下手,那你自然就安全了。
反之,你将自身的一切秘密,都抖露了出来,让别人完全搞清楚你的底细,那你将成为别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所谓“为人只说三分话,不敢全抛一片心”。与人相处,只说三分的真话,而其余七分的真话,要留在心底,只为了保护自己。
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你不伤害老虎,不见得老虎会放过你。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