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读书报告--斯托得著

作者: 863381490bc1 | 来源:发表于2018-01-20 22:09 被阅读329次

说来惭愧,读SX一年多来,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认真,如此专注,也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读完一本研经类的书籍。它的厚度和信息量也是空前的。

所以,人的潜力是需要被挖掘和压榨的。其实这段时间,无论是工作的环境,家庭的压力,各样的琐事都让自己像一个陀螺一样,忙的团团转,再加上给自己定的小目标,还有马上到来的SX课程前众多的阅读书籍和课前作业。更如同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心头,心里难免有些焦灼不安。所以,也不得不启动了“白加黑”+“争分夺秒”的模式,早上早早起来看,随身带着书籍,工作间隙有空就看,晚上取消一切活动,躲到书吧里看。终于在几天之内啃下了这本厚厚的《使徒行传》。而内心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满足。当我们真的专注于一件事,沉浸于一本书时,如同挖宝藏一般,何等的幸福和愉悦。


    《使徒行传》是对圣经中“使徒行传”这卷书编写的圣经信息系列书籍,作者是斯托得牧师。关于使徒行传研经类的书籍非常多,但是本书的特色在于它不仅正确解释经文,更重要的是它带有更多的实用性和时代性。不仅帮助我们清晰的掌握明白圣经经文内容,更可以教导我们如何将圣经上的内容应用于我们的信仰生活中。

      随着这几年书籍阅读量的增多,也慢慢的可以感受出一些好书籍的特点。好的书籍往往是观点鲜明,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引经据典,同时又有新的论点表达。一般以“三明治”的模式来阐述主题,即“序论,本论,结论”的方式来叙述,当然我这里大部分是指学术主题类的书籍,不包括文学诗词类。这样的方式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人很容易抓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本书亦是如此。

      本书将“使徒行传”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在耶路撒冷,普师宣教的基础,像外邦人传道的使徒,前往罗马”。每一部分的起头会概括性的介绍本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后再以分点论述的方式来详细解读具体经文,与此同时,从经文引申到我们现今信仰生活的应用,最后,会以结论的方式对本部分的内容再做一个总结,以及提出作者本人对这部分经文内容的问题,看法和领受。以此来表达出使徒行传的主题:耶稣藉着祂的灵,透过祂的使徒之持续的工作和语言,来完成“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耶稣)的见证”大使命。

    在此书中,作者也对使徒行传中的十篇讲道做了重点分析。作者藉着彼得在五旬节的讲道概括出使徒传扬福音信息的表达框架:第一,福音的事件,就是指耶稣的死和复活;第二,福音的见证人,即旧约圣经和使徒们所做的见证;第三,福音的应许,即神应许给我们“罪的赦免”(抹掉过去一切)和“圣灵的恩赐”(使人得着新生命);第四,福音的条件,离开罪,转向基督,以及受洗。所以概括来说,福音信息包括四方面的信息:两个事件(耶稣的死和复活),两个见证(旧约和使徒的见证),两个应许(赦免和圣灵---救恩),两个条件(悔改和信心,以及受洗)。本人觉得作者非常清晰和严谨的概述了福音的核心,不论是对于信主的人,还是对于外邦人,都能够很清晰的了解到我们基督徒所信仰的福音,到底是什么。

    本书中让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另一方面,是作者会毫不隐晦的抛出圣经中待查证解决的问题,或者说,谈论圣经当中的质疑点。无可否认,虽然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说,圣经是绝对权威的书籍,但对于还未信主的人而言,圣经确实有很多疑点和不可解释之处,更深一步,即便对于所有基督徒而言,从教会发展以来,各圣徒对圣经和信仰的认知也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宗派,比如三次描述保罗归主经历的不同点。比如耶路撒冷会议中对外邦信徒的四样警戒,作者也很坦诚的将很多问题抛出,同时引证了不同代表人物的著作和观点来分析,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样,既引起了读者的思考,也给了读者思考的线索。

      总的来说,这真是一本让人大呼过瘾的书。如果说圣经的“使徒行传”是一个剧本,那本书的作者就如同一个导演一般,以文字的方式来将这个剧本活化演绎在我们眼前。使我们看见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幕幕真实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看见神是何等的大能和信实,赐下圣灵,藉着主耶稣的门徒,行那奇妙伟大的事。诚然,如作者所说,使徒行传是一本“未完待续”的书,虽然那时的使徒行传已结束,但耶稣的跟随者的行踪会继续,直到世界的末了。

《使徒行传》读书报告--斯托得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使徒行传》读书报告--斯托得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uzt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