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学的这些东西有科学依据吗?面对接受现代教育、高学历儿子的询问,凭实践效果、祖宗古书记载去解释,我感到吃力。
树木生长,表面凝然不动,但却生生不息,不断发育成长,古人在观察大自然时智慧火花碰撞,模仿自然诞生站桩。
然而马老看到了参天大树的奥秘——顶天立地。边站边学边思考,参悟《黄帝内经》、《道德经》、《内功经》和佛教的密宗等,把静桩分为八式,第一式要领:双手重叠若即若离按于气海穴、自然站立膝曲而伸、足坚而稳重心前三后七涌泉含空。
这些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微调看似简单,内含释、道、医之精华。
马老理论实践相融,知行合一,内容在书中说的非常清楚,我今多此一举,纯属“瞎琢磨”。
马老桩法一式行道家养生之长——任督运行,特点如下:
一是双手劳宫穴按住气海穴,用劳宫火门之火和腹式呼吸下引的心火烧下丹田这个炉子,演绎水火相济,炉内肾水(肾气)从命门出,推动任督循环。
二是足坚而稳、重心前三后七,空出涌泉穴,既达到刺激脚跟又不把涌泉穴封死,膝眼用意轻轻外翻,双腿外实内虚,为肾脉畅通做准备。
三是膝曲而伸,膝关节似直非直,似曲非曲,脚跟向上的反作用力和委中大筋竭力要直的绷劲及臀部似做未做的向下力,膀胱大筋形同要张开的弓弦,产生绷力,使阳面得到强化。
四是一招贴门站,集站桩、拉背、督脉顺畅、打开命门之大成,实践中脚跟继续向门靠近,再将松腰进行到底。
这些有依据吗?西医最难理解的是中医的气和经络,解剖学上无法求证,王唯工教授、生物学博士二十多年通过实验求证,让我们看懂经气脉络:
气和经络的本质是能量、是电磁波,气就是一种共振波。
人体血液由心脏进入主动脉,主动脉向上经过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将能量全部转换成压力位能(即压力波),这个压力波就是气,也是气聚膻中(中丹田穴,黄庭)的由来。
心脏一点七瓦的功率,能够把血液送到全身的每一个器官和部位,一是得益人体的特殊设计,二是气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气驱动血液循环(气行血),每个器官以心脏振动的不同倍数频率共振来分配血液,供正常运行,器官和对应经络是相同振动频率。
一条经络相当于一条动脉带着一条静脉,再加上许多穴道的整个系统,穴道是连接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血管网(微循环体系)、是人体经络的小发电站,每条经络产生一个特定的共振频率,穴道以一定的距离排列,保证动脉和静脉以这个特定的频率共振来推动血液流动。
人体生病最开始是一点点痒,血液供给不足,即缺氧的开始,再来会感到酸,缺氧更厉害了,再过来是痛,接着再恶化就麻,最后是木,则没有感觉了,痛觉是我们身体的一种防御功能。
膀胱经上接枕骨,下到脚心,横跨三焦,内连五脏六腑,地位相当于篮球赛的中锋,后卫上焦胆经,中焦肺经,下焦肾经,一方有难,膀胱经及时伸出援手,运送血液。在实务中,颈椎腰椎有问题,摸一摸腰部两条大筋,或软,或一则软一则硬(僵),或二则都硬,正常应该是有弹性、有力度,马老强化阳面大筋,实则由区域到强化带动整条膀胱经。
上焦有问题首先查看膀胱经和胆经,头晕、偏头痛、眼睛模糊一看一个准,有点扯远了。
桩功第一式补的是肾气(又称元气、原气、中气,命门之气),来自父母,是先天之气,命门为肾气循环原动力的“心脏”。
人体下焦为肾经主管,肾气足,压力波强,气驱动血液流动,肾脉通畅,下肢静脉血液使心脏回流血液充足,维持正常的心脏工作,即心肾相交。
人体中血液压力波中焦的管控点在劳宫,下焦在涌泉,上焦在人中。而运行全身腠理之气,气聚丹田: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即气海、膻中、印堂,三丹田之气相互补充。
气的焦点和血的管控点不重合,使气和血既相互联系又独自运转。
由起看来,劳宫穴、涌泉穴(肾脉通)、下丹田、命门穴这几个穴位的重要性和功能,王唯工通过科学实验证明,马老是体证实修所悟,殊途同归,不是偶然的巧合。
王唯工测量站桩后的肾脉,发现能量很正,确实补肾。
马老桩法的特点是借二火一水(腹式呼吸引心火、劳宫之火、肾水),水心相济之力助任督运行,把二脉修成高速通道。下丹田炉火又反作用推动中焦和上焦气血循环。而马老又不提倡刻意腹式呼吸引火归田,体现一切顺其自然。
马老把站桩的形,每个形的标准、要求、内涵说的清楚明白,使自学站桩养生驱病成为现实。站桩的形服务于身体的通,上下达鹊桥也是为通,便身体气血顺畅,而形与身体的寒、湿及肌肉纤维化有关,形的修正是个过程,需要不断调整。
既然腹式呼吸顺其自然,打通心包经使劳宫穴的火旺盛,通肾脉使肾水充足,开源疏堵并举,可以驶入站桩快速车道,热敷驱寒排酸,让站桩更轻松,这也是我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马老的桩功,静站归于自然,摸索的是体,是蓄气过程;动功是体的活用,将蓄的气运达四肢未梢,由丹田气带着胯转,这是运,再加上四肢活动这是动,有运有动才是“完美的运动”,马老桩功证悟越多,也明白奥秘越多。
小时候问为什么;长大了,儿子又问我的所学是否有依据。西方有个谚语:“不要把洗澡盆中的婴儿与脏的洗澡水一起倒掉了”,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偏重西方的现代教育,极易使年轻一代否定传统,在正视这个现实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让他们接纳认同显得非常重要,以他们能接受的方式——科学实验为依据就有说服力,事实上科学的内涵也一直在变。
同学女儿本科北航,保研清华,今年大四,先是在美国,现在在韩国修学,同学感叹:“小孩练书,是她自己事,只有自己她认上才行。”大实话,在我看来,他夫妻俩人做对了:孝顺、善良、正直、勤劳……。
学习马老桩法何尝不如此,站桩是自己的事,只有自己认上才行。
看马老的书,第一遍找重点,关注身形要诀,第二遍才领悟站桩背后的文化故事,看到了做人的重要性,第三遍想看懂全文,面对引经据典的内容似懂非懂,北京口语还要想象那个语境,写此文是看第四遍,好象有点眉目看见曙光了,第五遍打算把引经据典的内容,单独成文慢慢理解消化。
说实话能完整看一本书对大多数来说是一种奢望,能象我这样看上几遍更是难寻,咱为了啥,不打针不吃药、不占地不费劲就能把病除,马老桩功有魅力啊。
写是再学习和思考总结的过程,如果你觉得好有帮助,是你我的福分。话反过来说,好又怎么样,不好又怎么样,站马老桩法又把瞎琢磨整理成文,就够了。
傻:老实,死心眼而不知变通,傻傻的站,是缘分又是福分。
弄个清楚理个明白,下定决心、心甘情愿、坚持不懈站桩,这种态度的傻是种境界。写是一种态度,写得好与不好是水平问题,水平可以慢慢提高,态度决定一切。
周日早上四点多,不想睡觉,起来站桩,妻子说你不站桩是不是心里难受啊。没法解释,说了她也不懂。
马老桩功一式补先天,二式补后天,积蓄能量,同时暗藏修任督高速通道,一式二式不用意不引气,能量足道路通,后几式用意引气水到渠成,
为啥是“瞎琢磨”呢?站桩时闭着眼睛琢磨的,闲着也是闲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