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零露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
生活美学是希望可以从很朴素、健康的认识物质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生命的风格。接下除了衣、食之外,进入到住的。
提到住,我们大概想到的是房子。你可能是单身一个人住房子,也可能和父母一起住,或和丈夫妻子一起。
神话传说中的有巢氏,大概离我们很久远,超过1万年以前。从考古学发现上看,真正出现宫殿大概在夏时期很难找到,商周时期开始有完整的城市居住环境的一些规模出来。
我们对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感官,常常来自于对一个城市居住环境的评论。对于一个城市的美感,通常是因为那个城市有一个的风格。比如说日本的京都,你会感觉到所有街道,它的布置,它的庙宇街道以及每一个建筑,每一栋建筑,它的屋檐、色彩、造型中间都有一种协调。
一个城市的门面,就是建筑。我们说巴黎很美、京都很美,在城市的建筑都构成一种风格。
对一个城市旅游的印像就是说,我在几天当中经过的桥梁、建筑所有的东西加起来,中间有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其实没办法说清楚,可是整体印像讲起来,中间有一种统一,就是我们说style。穿衣服也是如此,你头上衣服和裤子是有一种搭配的关系。其实美是找到中间一种协和,所以我们说风格style,这个风格是和人统一的。
城市印像,居住环境也是在找这样一种协和性。空间的美,并不在于单件的建筑,而在于建筑与建筑之间构成的一个协调性。
晋代陶渊明有一句诗: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广庐。白话文意思就是说:我亦爱我家。
房子并不等家,房子是一个硬体,家是经过人关心过、经营过、布置过的地方才叫家。有些人只有房子,没有家。
不管是西方人说的home,还是汉字中的家,其实里面以人做为主体的。我们写汉字的“家”,上面是一个屋顶,里面是一个“豕”。认为一个家除了人以为,你会养家禽,在家里不只人感到温暖,连动物也感到温暖。
家绝对不等于房子,你会觉得一个大的公寓当中有这么大的空间,可是那是别人的空间,对你来说没有意义,有一空间虽然很小,也许不足10平方,可它是你自己的,你的生命在这里要停留一段时期,叫做家。
衣食住的美学,第一个你必须认同它是你家,才会美,如果你觉得只是一房子,那对来说可能意义不大,你可能觉得它只是你花钱买来的一个壳子,你可能有一天也会离开它,那么你对它就不会有情感。
我希望居住环境从把居住变家,来开始去营造一个空间的美学。
回味一下陶渊明的诗: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走到大自然里面,看到动物都有自己的窝,鸟有自己的巢,回想自己是不是有一个温暖,你愿意回去的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