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中国传统文化人物
如果穿越回100年前,你会买齐白石的画吗?

如果穿越回100年前,你会买齐白石的画吗?

作者: 美术馆的猫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22:12 被阅读100次

美术馆的庆功宴结束了,齐白石最新的展览非常成功,我喝地微醺回家,躺在温暖的床上,听着2019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一切都那么完美,我恍惚中进入了梦香……

不知何时醒来的,亮白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想摸出手机看时间,但手机找不到,又去摸闹钟,闹钟也找不到,忽闻屋外几声陌生的鸡鸣,一睁眼,墙上挂着一本日历,赫然写着——一九一九年……

我,好像穿越了……

每次看这张照片我都觉得齐老爷子在看手机

脑子里迅速翻腾着历史课本的内容,1919年的信息好像并不难记起,但突然间想起自己可是枚展览编辑啊,是不是应该回想起更专业的信息,说不定就能改变一百年后我的命运呢。

有,真的有,美术史课本里写着:1919年,中年的齐白石离开家乡,形单影只的开始了人生的第三次“北漂”。也就是说,齐白石此刻也应该在北京,那时的画应该不贵,至少不会动辄上千万上亿元,此刻我最该做的是不是应该去找他买画呢?我真是个天才啊……

1919年齐白石在北京法源寺画下的“真有天然之趣”

可是齐白石住在哪呢?这点难不住我,《己未日记》里写过:

1919年3月4日,由友人杨潜庵以租金8元代为佃到法源寺三间小屋居住。

对,他还有一张手稿,收藏在《己未日记》里,画的是一位老人立于家徒四壁的小屋门口,题记曰“此地贫居,老萍愿家。”没错,就是那里,我要去拜访他啦,要去看看他那8块钱租的“贫居”,当然,还要买下他所有的山水画……

齐白石《己未日记》第四页

但是等一下,出门前让我想一想齐白石1919年的润格是多少呢?大脑飞速运转,《白石老人自传》里写过:

“我那时的画,学的是八大山人冷逸一路,不为北京人所喜爱。除了师曾以外,懂得我画的人,简直绝无仅有。我的润格,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同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少人问津,生涯落寞得很。”

哎呀,堂堂齐白石的画价格也只有普通画家的一半,真是天助我也,这次不收个盆满钵满,真是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曾经给齐白石做过画展,拿上银行卡,我要出门了。哎对了,此刻没有银行卡,拿上我的银元,我要出门了……

可是翻墙倒柜,我只找出来3元钱,3元钱,是所有的买画资金,我觉得自己玩了一次假穿越……

等等,让我捋一捋,我到底穿越回了一个什么阶层,哪些数据能帮上我,此刻,必须再次开启我优秀的硕士生记忆了:

1929年出版的《工商半月刊》刊载《北平最低限度的生活程度的讨论》一文,将当时北京的生活程度由低到高分为四层:

第一层我们可以叫做穷的要命的生活程度。包括……一切吃不饱穿不暖的贫民。

第二层为将就度日的生活程度。这一阶级的人倒是吃饱了穿暖了……但近于禽兽的生存……若家住一旦有病或者失业,全家……非当则借,有溜入第一层生活程度的趋势。

第三层为安乐度日的生活程度,这一阶层的人不但不愁吃穿……除了维持身体的健康外,或能接长不短地听听戏、看看电影,年幼的儿女都能上学读书,即或家中发生意外的不幸,也有积蓄的钱来打接应,一年半载不至于塌架。

第四层为任意奢侈的生活程度,凡人类的需要和安乐,这一阶层的人都能享受,除了极可心的衣食住外,也能满足他们关于文学、美术、音乐、游历等种种的兴趣。

看看手里的3块钱,我可能不是第二层就是第三层,哎,再努力回想一下吧:

接着上面的考证,引用1926年左右的数据,可大致分析出这四中阶层大体的年平均花销:

第一层全年支出少有超过百元;

第二层处于150——200元之间;

第三层全年各种费用约需250元;

第四层全年消费总额在300——400元之间。

好吧,从家中陈设来看,我差不多应该是第三阶层的百姓,如果按照那时的消费标准来看,那么齐白石2元一幅的扇面相当于我全年消费水平的0.8%!用2019年物价比例的换算就是,如果我是一个年消费水平在20万元的家庭,买一幅齐白石的扇面才相当于1600元,也就是一个包包的价格,很是心动啊!

我兴冲冲的握着3元钱出了门,心想着自己要开启亿万富翁的基业了,毕竟,就算我穿越不回2019年,只用等到三年后的1922年,齐白石的一张山水画拿到日本去可卖到250元,一幅花卉也可卖到100元,简直能顶一个中产阶级一年的开销啊。

我越想越兴奋,恨不得马上冲到法源寺,但是沿街的小贩拦住了我,开始向我兜售商品。开始我很不耐烦,但转念一想,如果一时半会穿越不回去,吃饭穿衣生存下去还是要有的啊,于是我开始统计最低消费品的价格,单位依然以齐白石一个扇面价格两元为例。

两元到底可以购买什么呢?两元可以买到:

25斤机制麦粉;100余枚鸡蛋;10斤左右猪肉;1.5斤猪油;35斤左右食盐;3斤左右毛尖茶;10斤上等白酒;1/4吨左右烟煤……

我突然间意识到,100年前的消费比例和现在人完全不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恩格尔系数很高,劳动人们根本不会去买什么包包,相反,百分之七十的钱都用在了购买食品上。隔壁阿姨告诉我,我手里的三元钱,是一个成年人一个月的食品开销了……

我奔向法源寺的步伐开始变慢了,我开始衡量变成亿万富翁和吃饱肚子之间的重要性了,毕竟现在春寒料峭,吃不饱也不能冻死啊,不赚钱人也得活着啊……我突然开始想,生活在1919年购买齐白石画的人,若非是富贵人家,若非是真的读得懂齐白石,在那个齐白石尚“不为北京人所喜爱”的时代,在那个润格只有普通画家一半“尚且少人问津”的时代,如不是决绝的喜欢,谁会掏出近一个月的口粮开销,去买一个扇面呢。

我的内心五味杂陈,碰巧来到了一个酒肆,我点了一碗女儿红,一饮而下……

再次睁眼时,是手机闹铃叫醒了我,新年伊始,同事们在微信群里互发齐白石的《发财图》作为祝福,我看着眼前的《发财图》,又仔细读了一遍上面的题字:

丁卯五月之初,有客至,自言求余画发财图。余曰,发财门路太多,如何是好?曰,烦君姑妄言著。余曰,欲画赵公元帅否?曰,非也。余又曰,欲画印玺衣冠之类耶?曰,非也。余又曰,刀枪、绳索之类耶?曰,非也。算盘何如?余曰,善哉!欲人钱财,而不施危险,乃仁具耳。余即一挥而就,并记之。时客去后,余再画此幅,藏之箧底。三百石印富翁又题原记。

齐白石《发财图》

看,1927年的齐白石都知道,人想发财,不要求财神老爷,不要求官印官袍,更不要求刀枪绳索。最该做的,就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用自己的双手和手里的算盘开拓一条宽广的财路。

齐老爷子的画里真是有无穷的人生智慧,我也因自己的黄粱美梦越发的感慨:

1919年,家庭美满的齐白石因家乡闹匪乱而不得不来到北京求生存;

1919年,已经事业有成的齐白石竟可以抛下一切,“决心大变,不欲人知”开启“衰年变法”;

1919年,齐白石因在法源寺的树荫下看到一块地砖上的浆糊颇像一只小鸟的样子便拓了下来取名“真有天然之趣”,这只小鸟在一百年后成为北京画院的吉祥物…

可以说,没有1919年,就没有齐白石今天的成就,也就没有我们今天能欣赏到的,如此多的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生活真是少了太多乐趣啊…

仅以小文纪念已经距离我们一百年的,不平凡的1919。也送给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热爱齐白石的朋友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穿越回100年前,你会买齐白石的画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en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