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尚书》简介

作者: 美丽洁白 | 来源:发表于2023-03-08 09:37 被阅读0次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孔子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壁中发现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

西汉初存29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相传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25篇)。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

上古历史文献集。《左传》等引《尚书》文字,分别称《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论衡·正说》篇),为儒家“六经”之一。

《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修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因其为古代《历书》,是我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然而,两千多年来,真正的《尚书》命运多舛,学术界一直对传世的古文《尚书》存在真伪之争。

从体例上看,《尚书》篇章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六类。“典”被视为典范可百代常行;“谟”同“谋”是君臣之间谋议对话;“誓”主要指战前的宣誓之言;“诰”是君臣或臣民之间诰教之词;“命”是册命的内容。

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标志。叙先秦散文当从《尚书》始。书中文章结构渐趋完整,有一定的层次,已注意在命意谋篇上用功夫。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勃兴,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

《尚书》的文字内容特点: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文字古奥迂涩,所谓“周诰殷盘,诘屈聱牙”,就是指这个特点。但也有少数文字比较形象、朗畅。

《尚书》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即:一是敬德,二是重民。

《尚书》“德治”主张深刻影响后世。汉代儒家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主张德、力并重。既要重视道德,也要重视国家实力。如王充总结说:治国之道,一曰养德,二曰养力,要“文武张设,德力具足”,“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慕德者不战而服,犯德畏兵而却”。(《论衡·非韩》)历史上儒家和法家任德与任力之争提供给我们一条历史启示: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应继承和弘扬“协和万邦”的优良传统,在国际关系上树立道德大国的形象,同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捍卫国家主权,也要注意发展相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先秦文学史学习文稿

(陪伴营2023年3月9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文学《尚书》简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hn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