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的市中心生活节奏快,让90后的我抓狂了。
在经历了大半年的、每天上下班需要坐车4个小时的生活后,我选择了辞职,从珠江新城来到广州郊区的一家外贸工厂做事。
工厂地理位置在村里,工厂的附近还是工厂,工人们大部分都是70后和80后。
因为有朋友在这里,提前和房东打过招呼,一室一厅的房子很快就找好了,距离工厂15分钟路程,电梯11楼,房间和客厅都有金黄色的太阳穿进来,特别温暖干净。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2879/e83a24228deba92a.jpg)
8点半上班,每天甚至可以睡到8点起来,但是作为一名大好青年,怎么可以经常睡懒觉,而不好好吃早饭呢?
一下子放松的节奏,加上郊区相对市区较低的消费,体重很快就上来了,我躺在床上摸摸自己圆滚滚的肚子,不行啊,夏天马上来了,原形毕露的时候就快到了。
于是下决心要早起跑步,订的6点的闹钟,起来去附近的公园跑步,回来再读会英语,洗个澡,要是时间还充足的话,我会在早餐一条街里来回转一遍,看有没有新鲜的小吃。
平常的早餐一般都是包子馒头,或者肠粉,面条,煎饺等,有次发现一个新的早餐摊,卖胡辣汤的,很是惊奇,从未吃过,但是小时候语文课本上有讲胡辣汤的一片课文,多年恋恋不忘,没想到这次在广州的村里能有机会遇上。
忙叫摊主给我打包一份,2.5块,再买个土豆丝卷饼,2块钱。
边吃早餐边走着去上班,步行20分钟。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2879/1a3525322c07383b.jpg)
胡辣汤喝起来很浓稠,味道浓郁,酱色的汤,里面有腐竹和粉条,还有黑木耳,有点鲜辣,大早上喝一碗还是挺开胃的,只是后面到公司后,我连着喝了好几杯水。
虽然是湖北人,但是在武汉实习的那一年,看着公司其他的同事顿顿早餐都吃热干面,我的喉咙和肠胃实在受不了,干的难受。
每天一大早从公司在楼顶搭的板房宿舍里醒来,望着灰蒙蒙的满是雾霾的天气,嗓子干痒的难受,和小伙伴一起下楼去吃早餐,望着到处的热干面摊,简直是欲哭无泪。
武汉街头的热干面没一家正宗的,清一色的一次性纸盒装满调味料,一团面条在开水里烫过,就放到纸碗里,拿个筷子搅拌下,浇上一勺黑乎乎的不知什么酱,整个过程不到10秒一碗,快速化流水线的操作,实在是没有什么滋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2879/9e1626145087cc97.jpg)
偶尔有做汤面的,也是一样的,清一色的纸碗事先装满调味料,一勺面条在开水里烫下,倒入碗里,再舀一勺开水在碗里,就是调料调出的味道,差的很。
广州这边早餐店,买的热干面和炸酱面更加不正宗了,但是忙碌的工人们没有太多选择,早上匆匆在路边摊买一碗,5块钱,囫囵吞枣地扒拉,吃完就立刻到厂里上班。
我想自己做一碗、不干的、滋润的、真正的炸酱面。
等到周六的早上,起了大早,到楼下的超市去买各种食材,提前搜了菜谱,做一碗好的炸酱面需要:黄豆酱、猪肉、葱姜蒜、我还买了香菇和豆芽菜,还有黄瓜。
猪肉一半肥一半廋,都切成丁丁,廋肉可以加一点料酒和调料,2大勺海天黄豆酱放一点水稀释,再加点糖到里面。
锅里烧热,先放入肥肉丁丁炸,记住,不要只顾着榨油把肥肉炸没了,而是要炸成最后缩成一个焦脆的小球球,然后赶紧倒入葱姜蒜末爆香,接着廋肉和香菇末倒进去,变色后,再加入黄豆酱翻炒,这些食材都被猪肉滋润着,发出“滋滋滋”的声音,奇香无比。
勺子舀一口尝尝,炸的很小的肥肉丁像热的夹心巧克力一样,一咬蹦出油来,香滑爽口,这是嘴唇被滋润的感觉,酱又甜又有点小辣,味道醇厚,油汁很足。
提前买好的面条放开水里过几秒,捞起来放在盘子里,下面垫着豆芽菜,把炒好的酱一大勺一大勺地舀在面条上,自己做想放多少就放多少,充分搅拌,“哧啦啦”吃起来,面一点都不敢,因为酱料里有滋润的猪油,好吃到飞起来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2879/6c8ecee560c0d81b.jpg)
在我的家乡过早,镇上人都是习惯吃汤面或者细米粉的。
镇上清一色的米粉店,卖的都是鳝鱼米粉,或者说,家乡的人们只认鳝鱼米粉。
店家的镇店之宝都是两口大锅,摆在门前,大锅里都是前晚猪骨熬好的骨头高汤。
用的米粉像头发丝那么细,软绵绵的,入口就化,最受老人和没牙的小孩们欢喜。
米粉和汤融合在一起,汤味浓郁,鲜香的大骨加上香料,要熬一整晚,直到颜色变为酱色,越发浓稠,才算是成功。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2879/73e0fae3fddeefc8.jpg)
筛子熟练地装一勺细米粉,放入左边装高汤的大锅里烫1分钟,然后再放入右边的大锅烫1分钟,据说是两种高汤的味道不同,然后倒入瓷碗里,分别从2口大锅里再舀入高汤倒进碗里,撒上胡椒末,葱末,再夹几根炸好的鳝鱼丝,是哪个客人的,就要自己端走了。
起初镇上只有一家米粉店的,小时候都是5毛钱一大碗,生意太好,渐渐地,隔壁有人也开了米粉店,卖一模一样的鳝鱼米粉,只是懒的熬汤,用些调料调味。
但是食客都是些老主顾,尝一口汤便能分辨出来,味道不对,慢慢地也不会有人再来。
离开家乡到武汉上学后,我在外面没有遇到过一家做的好吃的早餐店。
广州深圳不同,很多外来人口,各个省份的人在同一个地方工作和聚居,因此早餐种类相比武汉,要丰富的多。
除了一般的馒头包子饺子之外,广州本土最受大家欢迎的还是“肠粉”。
肠粉是用大米磨出的米浆做的食品,又叫布拉蒸肠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 。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2879/caac5333d076a271.jpg)
出品时以"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著称。 在广东,肠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它价廉、美味,老少咸宜。
以前还在广州城中村住的我,每天的早餐都是到楼下吃肠粉,还记得店名就叫“石磨肠粉”,老板娘两口子50多岁,非常热情,还有一个帮工打杂,每天早上客人很多,都需要排队,好在肠粉这种东西,价廉易熟,3分钟就可以盛一盘出来。
老板娘家的肠粉有超级多的种类,基本上都是加荤的,我最常吃的是“虾米瘦肉肠”和“皮蛋瘦肉肠”。
均价在5块钱一盘的肠粉,老板超级舍得下料,白色的薄薄的透明的肠粉下,嵌着一粒粒红色的花生米大小的虾米,虾米肉很多,挑一个放到嘴里,咸鲜咸鲜的,这是来自大海的味道。
肠粉里面还有酱色的廋肉末和碎碎的绿色生菜,再舀上一勺老板特制的辣椒酱,一小勺醋,鲜香酸辣,吃的热汗直流,好不过瘾。
当然广州本地人是很少加辣椒的,往碗里舀辣椒的都是湖北湖南的人们。
其他小面馆里的辣椒酱或者辣椒油都是劣质,成批量买的那种,吃到嘴里只有火辣辣的冲,一点香味都没有,但是这家肠粉店的辣椒酱却不一样,是老板娘自制的,很受客人们的欢迎,稍去晚了,每台桌子上的辣椒酱就没有了。
客人少的时候,我曾问过老板娘,这么好吃的辣椒酱怎么做出来的,是不是什么祖传秘方啊?
老板娘不好意思的笑笑,对于有人喜欢她的辣椒酱,表示很满意。
说道,“哪有什么秘方哦,不过就是简单的红辣椒几斤洗净,西红柿1斤,大蒜半斤, 白糖半斤,把洗净的红辣椒和西红柿入料理机打碎,大蒜打成蓉备用,锅中加入打碎的辣椒、西红柿、一半的蒜蓉,白糖、一包面酱、一包醋大火烧开,小火慢慢熬煮知道浓稠为止,大约半小时,熬好后放凉,加入另一半蒜蓉拌匀就好了。
我表示惊讶,一个辣椒酱还这么麻烦,难怪外面小面馆都是买的劣质辣椒油呢,省事方便啊。
老板娘点点头说:“外面那些辣椒油不香,都是化学勾兑出来的,吃了对人不好,现在的人啦,赚点钱也想着偷工减料,像我们做肠粉的,都是半夜就起来用石磨磨米浆了,哪些一些黑心店家,都是加的硼砂、保险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不怕出事。”
在广州白云区住了一年,那一年的早餐基本上都是吃肠粉,遗憾店主家里有事,店子盘给一个亲戚了,她亲戚做的肠粉是一坨坨的,粗粝无比,渐渐地,便没有顾客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2879/5402dfab2f46ac0c.jpg)
在换了新公司后,我到了广州的乡下,新公司包吃住,但是我还是自己在外面租房,公司食堂吃饭不要钱,省下来的伙食费全买了零食。
好在广深这边的水果比武汉要便宜的多,一个苹果或者梨子单价才2块钱,网上买的各种麻辣牛肉粒,蒸蛋糕,核桃酥,各种水果干(最爱柠檬干和黄桃干),2瓶益力多,装好在大书包里,雄赳赳的去上班。
粉色双肩书包放在自行车的前篮子上,再把手机上的音乐打开,选上这段时间最迷恋的歌曲,插上耳机,摇摇晃晃的去上班,20分钟到公司所在工业园。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是这样把小零食装在书包里,带上两本书,保温瓶接满热水,舀勺蜂蜜,放在书包侧边,插上耳机,走到图书馆去自习,边看帅哥边看小说,边作鼠状偷偷啃零食。
每到吃完中饭的时候,办公室的女孩子们就像办展览似的,纷纷拿出自己从家里带的各种零食,有的是在网上买的,牛肉粒,红枣夹核桃,工业园楼下小卖部买的烤肠啊,最受欢迎的还是各种各样的辣条。
因为部门是做业务的,外贸出口,又加上工业园地址在村里,同事们一个个都很接地气,碰上谁买了十几包辣条请客,大家遇到自己喜欢吃的,也毫不客气,当然,男同事们是不在此列的。
有时因为前一晚看电视太晚,第二天爬起来接近迟到时,随便抓个衣服,最喜爱的土豆丝卷饼早餐和豆腐脑都来不及买,飞奔着去骑车,踩着我那从某宝上买的自行车,风一样踩点赶到办公室。
公司有规定,不能在办公室吃早餐,但是我们还是偷偷地,坐在电脑面前,咬着土豆丝卷饼,喝口豆腐花,三口两口地吃完。
能够有时间吃上一碗满意的早餐,是件幸福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