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人们在议论一个人的时候说,他(她)就那样的性格,脾气一直没变。这样的评价是褒扬还是贬斥呢?
如果一个人直到老,性格脾气丝毫没有改变,那只能说明这个人在他前面的人生活得很随意,很自在,从不在意他人看法,从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也从不反思自身的所作所为。平时基本上是为所欲为,无所顾忌,即使遭遇风浪、挫折,他们不为所动,所以一路人生下来,性格脾气毫无改变。
但是现实中普遍的现象是,人老了以后,变得安静了,变得淡泊了,脾气收敛了,性格沉稳了,说话做事不紧不慢,看问题豁达了,什么事都看得开了。那为什么很大的一部分人都改变了,有些人怎么无动于衷呢?
前二天看电视,看到一段母女对话,女儿经受挫折,一阵发泄后心情平静下来了。
母亲:如果你到了我这个年纪,经历这一切都不是事,你就看得开了。
女儿:如果这么早就看得这么透,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二代人年龄不一样,想法就不一样,处理问题的方式当然也不一样。就像这母亲,有些经历在她们看来根本就不是事,因为她们经历太多,习以为常了。但对年轻人不一样,稍稍遇到困难或挫折,马上感到招架不住无法忍受了,因此很多人性格脾气的改变是经历太多,见怪不怪了。
随着年纪的增长,所有人的经历只会越来越多。有人改变,有人不为所动,可见经历只是性情改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应该还是每个人自身的认识和反思。没有改变的人他们只为自己活着,他们根本不关心别人的看法,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念及他人的意识。而有所改变的人则随着阅历的增加认识也跟着越来越多,反思也越来越多。
儒家一直宣扬仁的思想,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为人处事首先想到的是推己及人,就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别人的切身感受。所以在《论语》里有很多篇章说人到了四十、五十如果还不懂得怎样合适地做人做事,那真的很危险了,无可救药了。
如《阳货篇第十七·二六》章,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意思是说,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如果还是被人厌恶,这人就怕无望了。古代二十岁就是大人了,像孔子,他经过十五岁立志于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到了三十岁时就立身处世。又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到了四十岁时,他能通晓道理不至于迷惑了。如果一个人到四十岁还被人厌恶,说明他没有通晓道理,仍然处于迷惑的阶段,因此说这样的人也就没有多大希望了。
孔子对年轻人没有过多的要求,他希望年轻人在学习的阶段能好好学习,所有品德的树立、修养的提升,一切皆依赖于好学。没有捷径,不能变通,唯有持之以恒地好学才是人生正途。因此他对年轻人的未来充满期许,但如果年轻人到了四十、五十还没有什么好的名望,这样的人也没什么值得敬重了。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22》)孔子说:“年轻人是可畏的呀!哪知后一辈的将来定不如今天这一辈的呢?若到四十、五十岁还没有令闻在世,那就不足畏的了。”到了四十岁,如果能立志好学,能立身处世,就能进入不惑的境界,应该有和过去不一样的人生了。但如果没有,依然和二十、三十岁的时候差不多,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敬重的?
孔子曾批评过一位和他差不多年纪的老人,在《论语·宪问46》章,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白话意思是,原壤伸开两腿坐在地上,等候孔子来。孔子说:“你年少时不谦逊也不友爱,长大了没有什么值得传述的贡献,现在这么老了还不死,真是伤害了做人的道理。”说完,用拐杖敲他的小腿。孔子竟然骂这位老人家为“贼”,这个“贼”不是盗贼,原壤没有偷东西,他只是到老了还和过去一样,一点没有改变,简直是伤害了做人的道理。
所以有人说,没有老人变坏,只有坏人变老。人只会越活越通情达理,越活越彬彬有礼,越活越善解人意,人老了也就明白通达和宽容大度了。但坏人不一样,他们只考虑自己,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自私自利,为所欲为,对他人没有丝毫的关爱,因此他们到老了依然我行我素,没有活出人样来,糊糊涂涂就老了。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不讲道理的老人,他们依仗自己年纪大,对他人颐指气使,蛮横无礼。如以前发生过老人因人不让座而掌掴他人,还有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排队,还有人干起了“碰瓷”的行当等,真让人无话可说。老人固然在社会中应当得到尊重、关爱和帮助,但为老不尊、倚老卖老真的令人所不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