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经(7)

作者: 晓云感恩自在 | 来源:发表于2022-09-08 03:30 被阅读0次

    1.41 如意识模式被有效地淡化,就会出现一条光明之路,名为:“三摩地之路”。就像宝石如同一面镜子,能无分别地反照出此前我们内在、外在和行为之中经历过的一切

    1.41 As the patterning of consciousness subsides,a transparent way of seeing,called coalescence,saturates consciousness;like a jewel,it reflects equally whatever lies before it-whether subject,object,or act of perceiving.

    1.42 (在这条光明之路上又分四个修行阶段,它们分别是)①将概念上的或语言上的知识收纳于禅定之中,并于禅定中努力地探求这些知识之内涵。此名为:“有寻三摩地”。译者按:此时瑜伽士的思维意识处于粗重状态,在禅定中思择推究教导时,伴随着粗重习气、顽固欲望和个人成见等。

    1.42 So long as conceptual or linguistic knowledge(jnana)pervades this transparency,it is called coalescence with thought.

    1.43 ②超越有寻三摩地,就进入“(无寻)有伺三摩地”。此时瑜伽士只是静静地观照着教导的知识所透显出来的那个(或那些)境界。

    1.43 At the next stage,called coalescence beyond thought,objects cease to be colored by memory;now formless,only their essential nature shines forth.

    1.44 ③从有伺三摩地再进一步,就是“无寻无伺三摩地”;④从“无寻无伺三摩地”再进一步,就是“超越无寻无伺三摩地(又名空性三摩地)”。

    1.44 In the same way,coalesced contemplation ofsubtle objects is described as reflective or reflection-free.

    1.45 当空性三摩地修行功深之时,万物(主要指我及我属)逐渐呈现出它们的本来面目——无分别的本性(即空性)。

    1.45 Subtle object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ir origin in undifferentiated nature.

    1.46 上述这四类三摩地——有寻三摩地、有伺三摩地、无寻无伺三摩地、空性三摩地,统称为“有种三摩地”。

    1.46 These four kinds of samadhi with thought,beyond thought,reflective,reflection-free are called samadhi that bears seeds of latent impressions(k)

    1.47 当空性三摩地的修行渐渐功深时,真我将会越来越清澈地显现。

    1.47 In the lucidity of coalesced,reflection-free contemplation,the nature of the self becomes clear.

    1.41如意识模式(的强度)被有效地淡化,就会出现一条光明之路,名为:“(通向)三摩地之路”。它像宝石一样珍贵。这颗宝石如同一面镜子,(不仅能照察出以后,也同样)能反照出此前我们内在、外在和行为之中经历过的一切(使其进一步明朗化而对它们做出更正确的美丑、善恶、真假之判断)

    从1.32节开始到这里,都是“从因到果修行法”。通过前八类“达到身心的安宁明净”方法,我们的身心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改善和提升。这时我们的意识模式也被有效地淡化。渐渐地我们的本性之光就会透露一些出来,此后就会进一步明白我们是谁,我们下一步要到哪里去,最终到哪里去。它会向我们昭示“一条光明之路”,这条路名之为“通向三摩地之路”。三摩地,本性的如如不动、亘古不易之特性和境界。

    如人饮水,冷温自知”。在没有“觉起”生发之前,作为一个普通人,百分之百信任生命的开悟解脱是很难的。即使信任也是“理悟”——理论上的了悟,而不是“证悟”——切实地明心见性。自“觉起”开始,就不再仅仅是“理悟”了,而是踏上了证悟的觉醒之路。自此以后,这名瑜伽行者才会真正地不退转,且有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无缘无故之快乐充满着身心——在此之前,这名修行者随时都有可能退失道心的。

    自“觉起”生发之后,似乎突然间对此前发生过的很多事有了异乎寻常的理解和启发,好像一下子真正地理解了这些事的全部内涵。这就是“如同一面镜子,能反照出此前我们内在、外在和行为之中经历过的一切”的意思。好像一下子参悟出了很多人生真谛,整个人一下子智慧多了,深沉多了,纯洁多了,也通透多了。

    1.42 (在这条光明之路上又分四个修行阶段,它们分别是)①将概念上的或语言上的知识(主要指圣贤的教导)收纳于禅定之中,并于禅定中努力地探求这些知识之内涵。此名为:“有寻三摩地”。

    1: 在“有寻三摩地”阶段,此时思维意识处于粗重状态,在禅定中思择推究教导时,伴随着粗重习气、顽固欲望和个人成见等。

    1.43②超越有寻三摩地,就进入“(无寻)有伺三摩地”。此时瑜伽士只是静静地观照着教导的知识所透显出来的那个(或那些)境界。

    2: 当这些知识内涵逐步地展现出来后,瑜伽士即将心停留浸润于这个由知识的内涵营造出来的境界之中,瑜伽士唯静静地守护着由知识所展现的境界而不令其退失。此名为“(无寻)有伺三摩地”。此时的粗重习气、顽固欲望和个人成见等已调柔和顺,但思想、念头等并非彻底消失。


    1.44③从有伺三摩地再进一步,就是“无寻无伺三摩地”;④从“无寻无伺三摩地”再进一步,就是“超越无寻无伺三摩地(又名空性三摩地)”。

    3: 在“无寻无伺三摩地”阶段,瑜伽士已能很好地与教导的知识所开创(营造)之境界相应融合(即打成一片),无需再如“有伺三摩地”阶段,需对这些言教知识所营造之境界进行有努力的守护(一旦放弃此努力,则此境界很可能会丢失)。此时瑜伽士将处于一种深度的、轻松宽坦的境界之中(即空灵状态)。此时粗重习气、顽固欲望和个人成见等将更进一步地被调柔和顺到几乎不易察觉的地步,但并非彻底消失。如无明师教导,多数瑜伽修行者到此境地时,即误以为达到了修行之极果。其实到达此空灵之境时,仅仅是身心表面之粗重习气和欲望等被调伏而已,瑜伽修行者的修行于此方正式开始,即进入“超越无寻无伺三摩地”。

    4: 在“超越无寻无伺三摩地”阶段,修行者已不再是安处于无欲无念的冷清寂静之空灵状态,而是真实且生动地照见出“我”(即全部生理和心理)与“我属”(即归我名下的外在所有一切)皆如梦如影、空幻不实。此时瑜伽士会自发地生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放松感与解脱感。故“超越无寻无伺三摩地”又名“空性三摩地”。但此时所见之空,只是初步之空,只是“我”空。修行者若能如实见此之空,已十分不易。但仍有诸多深细迷执之存在。

    1.45当空性三摩地修行功深之时,万物(主要指我及我属)逐渐呈现出它们的本来面目——无分别的本性(即空性)。

    “当空性三摩地修行功深之时”,这个“功深之时”是什么阶段?不仅是“我空”,还要达到“即一切空,空掉一切的阶段。当达到空掉一切、彻底无缠无执之时,“万物逐渐呈现出它们的本来面目——无分别的本性(即空性)。”这就是修行的最高目的:明心见性。

    1.46上述这四类三摩地——有寻三摩地、有伺三摩地、无寻无伺三摩地、空性三摩地,统称为“有种三摩地”。

    “三摩地”意译为“成就”。但上述这四类三摩地并不是修行的最终成就,只能算作阶段性成就(即使是第四“空性三摩地”之空性也仅仅是“我空”和“小空”之空,非是自性之空性和觉性之全副朗现。学者于此需仔细辨识,不可滑过)。这个阶段性成就即是“有种的三摩地”之意。

    如修行人受不圆满之教导而小成即安时,他就会停滞(陷溺)在某个成长阶段之中不能自拔,此类人名之为小得而安之人。

    在趋向最终觉醒之路上,最棘手最麻烦者,就是那些小有所成而又陷溺此所成的修行人。因为他们通常比之一般人更顽固、更自以为是,也更封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瑜伽经(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vja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