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看李安的电影最有感触。看了很多电影,中国的外国的,在我心里外国的属宫崎骏最佳,中国的属李安最上乘。好的电影会呈现给你很多东西,从你灵魂深处挖掘出来,让你重新发现生活发现自己。
李安的电影是独特的。中国元素很多,尤其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上研究得很透彻。而越是接触西方文化,在西方国家生活得越久,对祖国和传统文化就越是眷恋想念。没能忘记我们的根属于华夏。这是我在李安的电影中看到的。
我们曾多么希望插双翅膀也要飞离这片熟悉的土地。到最后回头看,才发现,那些年我们不以为然,发誓要抛在身后的东西已经深入骨髓,融入骨血,和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在一起。
出自苏东坡《定风波》薛晓路执导的《北京遇上西雅图2》里有两个老人,来自湖北秭归的一对老人夫妇在美国洛杉矶和孙子生活在一起,不懂英文。给自己在NASA工作的孙子写信用的是古文:‘’汝去家满载,谅已入世··· ···”
他感慨自己“去国怀乡”:“我们这些人在中国还算知书达理,可到了这里,成了文盲了。“如果真能“此心安处是吾乡”,倒也算天性豁达,随遇而安,既来之则安之。
但看到这里总有种淡淡落寞。语言不通,年老体衰,在国外真能过的那么无忧无虑,真能安享晚年吗?中国有的老人尚且晚年孤苦无依,空巢居住,更何况在异域他乡,各种孤独萧瑟纷至沓来吧?
人在哪儿,家就在那儿。老两口是追随孙子迁移到美国来的,哪怕耄耋之年,为了血脉能够在一起,家人团圆,即使文化风俗不同,吃穿用住不甚方便,语言沟通不畅,老人也选择了在一起,子孙团聚。
要知道中国人喜欢落叶归根,老了总是想回归故土。其实这不也时我们生活中存在的现状吗?
年轻人总想让老人住的更舒服一些,条件更优渥一些,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住,可在这里出门就是车水马龙,不能下地种庄稼活动手脚,不能找邻居串门儿,和周围的人基本不怎么熟悉,和儿媳妇相处起来总是偶尔看脸色,时间久了,老人又坚持要回自己的家。最重要是家里环境太熟悉了,已经适应,不愿意挪窝。
中国人对房子,对家的眷恋实在太浓厚。浓厚到有一种乡土情结。
去国怀乡最后老头儿因病先走了,只剩老伴一人。年轻人问那老伴:人在哪儿,家在哪儿。人不在了,家在哪儿?老伴把年轻人的手放在他胸口:在心里。此心安处是吾乡。
人一生很长,长到生离死别都尝遍;人一生也很短,短到我们总是和深爱的人和事擦肩而过。
我们需要灵魂安放的东西,房子,深爱的人,我们把能乘装我们灵魂深处的孤独和温暖的叫做家。人在哪儿,家在哪儿。
与其说中国人对故土的眷恋,对团圆的眷恋深重,倒不如说是我们都需要爱。我们对故土深沉的爱,我们对家人的爱,我们对伴侣的爱。
大学一位老师曾告诉我们她在美国留学的经历,留学期间她也非常眷恋家乡,很想回国。巨大的文化差异和被排除在外的感觉让她很孤独。
她说,可能我们都觉得留学多么风光,多么让人羡慕。但其实留学生的生活没有想象那么丰富光鲜。深处的孤独无处排遣。
如果你有过在外地上学的经验你就会有种感感受:虽然你很努力去和本地学生融入,但是还是摆脱不了他们有意疏远你的这种尴尬局面。
留学生通常跟留学生在一起,虽然外国人也会把他们当朋友,但是总是有一种把他们当外人的感觉。美国人讲的美式笑话,美国人都哄堂大笑,但是他们却觉得没有什么笑点。
他们和留学生讲英语担心他们听不太懂,语速都会刻意放得很慢。“但其实我在国内获得口语大赛的奖,我的口语很好”,老师苦涩又幽默地说。我们都以为留学很风光,但其实个中滋味只有亲身经历才懂吧。
我们生活中也有这种所谓的圈子。本地学生总还是和本地学生打得火热的,他们凑在一起说着他们易于沟通的方言,有时候你根本会被他们屏蔽。
说这段话的时候,我们老师当然是已经回到了国内,从留学生的身份转变成了一名教师。但我毕业以后,听说我们老师又去国外深造了。希望她最终慢慢适应。
愿你我都在自己喜欢的地方生活,在适合自己的地方生活,一起实现梦想。如若为了生计奔波,为了实现梦想奔忙,不得不远离熟悉的地方和人,承受很多坏情绪。也相信会有一天终会回到“家”。
家,心灵归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