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作家》看到90页,这本书汇集了众多伟大作家的随想与建议。
有个话题是:作家是在什么样的时刻开始决定写作呢?
有的说是从小家人就在写作,有的是从小不受欢迎,要将情绪发泄出来,有的是从小发表过诗歌,受到鼓舞,有的只是在一个平常的午后看球赛的时候决定写作。
无论什么情况下什么原因,可能只是稀松平常的日子,一旦开始决定,就无法再放下了。
书里一位作家说自己从小不被人喜欢,被孤立,被看轻,而写出来文字就有能力面对让人不愉快的现实,就能打造出一片私密的天地,让自己得以从日常遭遇的失败中恢复过来。所以开始写作。
总要找到生命中决定要写点什么的时刻。
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非常伤心难过的时候就写日记,写完后日记本上都是弯弯曲曲的泪痕,泪水把本子浸湿,纸张疙里疙瘩坑坑洼洼得翘起来,字迹也是充满痛恨与气愤的潦草。
小学由于不爱说话,胆小,只能用写东西的方式表达情绪,老师说我写日记很有想法,被语文老师经常表扬,当着全班同学念我的日记和作文。
每次参加什么大扫除植树、周一国旗下讲话,班级广播站投稿,演讲比赛,六一节目串词等活动,班主任都是让我写稿子。
小学就有好几个厚厚的积累本,为积累好词佳句,还把课本、作文书、报纸杂质上喜欢的文字剪下来,贴在积累本上,还给积累本分类,包括现在还是遇到喜欢的句子就收藏在印象笔记里分类放好,每当朋友生日,或者安慰什么人,都可以从里面找到合适的句子。
那时不觉得自己写得多好,只是能把惊艳的句子适当的排列组合,形成顺畅的文章而已,并且觉得写东西很简单啊,没有我写不出来的稿子。
老师还夸我一定平时读书多,哈哈哈,我觉得也并没有读多少,就自然而然写了出来。
初中的时候也试着写过五六七八张纸的小说,只有一位同学看了,说很喜欢。同样是语文老师觉得我写得东西很积极很有能量,还让我做语文课代表。
高中也有几次被语文老师念作文的经历,不过很少了。只记得一次作文满分60,我拿了56分,(一般给基础分42~45分),说我年级最高分,我记得题目是《呼吁出格》,大概是写了lady嘎嘎和韩寒之类勇于创新的人能做出成就之类的。
语文老师都比较喜欢我的周记,还会认真写一堆评语。不过那时我内心比较麻木,总是特别孤独失落,毫无心思学习,总是想快一点熬过无趣的日子,讨厌透了班主任的强势掌控和不公平对待,觉得我的随意厌恶情绪对她是一种对抗,其实她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我在为前途付出代价。
每当生活发生一点转变,就从写日记开始,但没写几天就拉倒了,以至于整个大学四年也只写了十几二十篇日记而已。
大学时写过为新闻部写活动主持词,结果一男一女是学播音的,他们用我的主持词进入了新闻部,我没敢说那是我一个字一个字连夜手写的稿子,结果是就我没进。
但也在大学三年级,16年就开过公众号,还学习怎么排版,上过新媒体写作课,大学就开始用简书。都不了了之。
写过三行情书,写过笔友活动的信,也写过大学联谊活动的信,找工作的时候给对方发了几篇我的读书文章,无疑都是成功的。
想来是一直都有想把事情记录下来的想法。我的文字总是比本人更招人喜欢,能打动他人。
距离16年也五六年了,该安心下来好好写下去啦!放弃的次数多了,也就坚持下来了。
这次绝对有信心在今年日更个200天,毕竟有习惯成功的经验,练字已经198天了,所以每天一千字不成问题,今天已经在简书日更10天啦,也掌握了写读书文章的能力,不怕没有灵感和题材。
小时候并没有作家这个概念,只有女生可以“当老师”的职业认知,大三和大四的时候是想做新媒体编辑这类工作的,很遗憾没有去大城市,误打误撞当了老师,读书和写作方面都没有啥长进,还落得一身伤痕和心寒,不然说不定早就积累了写文章的经验。
不提如果,不用后悔。因为就算我选了报社实习这种,说不定还是会知难而退,被家人逼得回家当老师了呢,毕竟没去做过,就永远也不知道这条路究竟什么样,到底适不适合。
人都是这样,选了一条路,惦记着另一条。
最近都是随便一写一千多字,还是有进步!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