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孩子”都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必然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在。
遵从底层逻辑,着重使力,事半功倍。
引发我思考的是昨天晚餐时孩子的自主学习:用筷子。
白天发生了件事,小孩儿要侧背她的小鸡书包,她先把连衣帽戴到头上,然后再背,思路很清晰,但是,她把两只手都从背带里掏了出来,书包就掉在地上。
于是,她就真生气,很不耐烦地哭闹着。我帮她整理好,告诉她做事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事也做不成。
她点点头认真地说:“我知道了妈妈。”这点是让我意外的,她要是不愿意干什么没人能逼她。
晚上突然要用筷子,虽然极不熟稔但人家还是喝了一整碗面条。
小小班的孩子,会擀皮包饺子,会打鸡蛋,会刷碗,我都难以相信,昨天把他爸爸的小茶饼用胶水两个两个粘到一起,让我看她做的奥利奥。
人家调皮也调得很有创意。还用小石子和绿色的纸片做的披萨。每次看到花都想着给我送一朵。
这些没有人教他,但是他却学得很好。相反,今天去荡秋千,旁边的小孩子能够自己凭借屈伸腿的方式让秋千荡得很高,我家我家小孩也在尝试,但她总是慢半拍,我在旁边给她下指令,可她仍旧保持原来的节奏。
就是没学会啊。在我的指令下,孩子也失去了荡秋千的乐趣。我作为外部的推动力不但没有达成所想的结果,而且还抹杀了孩子的乐趣。
荡秋千只是一个点而已。如果不去反思和警醒,这件事就是个大事,以后越界的事越来越多。
马上就要到学特长的时候了,只能把他扔到乐器堆里让他自己选了。这件事上也有前车之鉴,给某人报去学吉他,一次也不练,吉他白买了。
教育孩子其实挺难的,有时候是不懂,有时候是懂了做不到。保持孩子的内驱力为最优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