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薇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生字词,能快速阅读课文。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准确复述。
过程与方法:
1、、运用略读多角度概括故事情节。
2、精读理解文章标题的深刻含义,体会文章波澜起伏的叙事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人物优秀品质,塑造健康、向上、乐观的健全人格。
2、感受朴实的民风,弘扬雷锋精神,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波澜起伏的叙事手法。
难点:理解“梨花”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教法:点拨引导法,讨论法
学法:略读、精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读诗引梨花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1、课前自由朗读《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2、教师导入:这首诗写武钜派杜隐等人,乘金人内部混乱引兵北退之机,一举收复西京洛阳的事情。面对胜利,诗人联想来年寒食节,朝祭北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处处梨花盛开的驿道到达洛阳。本文的题目就是来源于最后一句话。从古至今描写“梨花”的诗句很多,作者为何对它情有独钟?
3、写作背景
彭荆风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开始罹难长达22年,并坐牢7年。本文写于被迫搁笔多年后的1977年秋,粉碎“四人帮”后整个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就如同西京洛阳的解放一般,作者和陆游一样对未来充满喜悦和期盼。同时,为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党中央重新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作者身处西南边疆四十余年,足迹踏遍云贵高原,对这里的风土人情极为熟悉和欣赏,于是积极响应号召,以身边的人物为素材创作了这篇小说。
2、重点字词积累
驿(yì)路 迷茫 陡峭(qiào) 修葺(qì) 晶莹
三、读文识梨花
1、略读课文,说说文中有哪些人物?(要求:不出声、不指读)
明确:“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 梨花
2、跳读课文,多角度复述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1)按课文记叙的顺序复述。
(2)按小茅屋修盖和维护的先后顺序复述。
3、默读课文,完成问题,圈点勾画相关内容。
(1)五组人物与小茅屋是什么关系?
明确:①“我”、老余:小茅屋的受益者(深山中休息的地方);小茅屋的照料者(离开前修葺,给屋顶加草,挖深排水沟 )
②瑶族老人:小茅屋的受益者(深山中休息的地方);小茅屋的照料者(送粮食、离开前修葺,给屋顶加草,挖深排水沟 )小茅屋的知情者(主人是对门山头上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
③一群哈尼小姑娘、梨花:小茅屋的照料者。
④解放军战士:小茅屋的修建者。
(2)大家这样对待小茅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①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②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
③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④“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3)有感情地朗读勾画的语句,概括其中的精神。
明确:表现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边疆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纯朴民风;互帮互助的社会良好风貌。
四、精读赞梨花
1、题目《驿路梨花》中,描写“梨花”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啊!
(2)我正失望的时候,忽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木屋,屋里头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
(3)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
(4)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5)她姐姐很受感动……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6)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2、对以上句子中的“梨花”进行归类,精读所在的相关段落,用批注的方法进行品析。下节课我们一起赞梨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