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持品第十三
亲见龙女能成佛,与会女众起希冀。
波闍波提*为众请,佛授所有比丘尼:
以后皆成天人师*,此是大乘平等义。
*波闍波提,即“摩诃波闍波提”,意译“大爱道”,佛之姨母,是很多比丘尼的导师。
*天人师:“佛”之别称,成天人师也就是成佛。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07157/8d8ebc923562f457.jpg)
二万菩萨发誓愿,佛灭度后说此经,
恶世众生难教化,自当忍辱不惜命。
刚获授记声闻众,愿于异国说此经,
娑婆世界恶人多,辱骂诽谤难适应。
世尊知说实相难,彼等成长需过程。
能出三昧度众生,已是渐入菩萨行。
无量万亿大菩萨,能知过去未来事:
恶世中说实相法,或被赶离于塔寺,
或受辱骂与刀兵,我等当忍此恶事。
为使大法久住世,亦请世尊为加持。
*在恶世说实相法之难,后面第二十品可谓演绎到极致。但第二十品的菩萨也把解决方法修到极致。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07157/17da26ae8e94ee76.jpg)
安乐行品第十四(之一)
安乐行(之一)
世尊欲护诸菩萨,恶世弘法亦安隐
故说四种安乐行,既护其心亦护身
初入恶世说大法,十几种人不应近
虽应平等度众生,实力未足反乱心
常观诸法之实相,万法皆空心柔顺
遇善遇恶心不动,知无所有即安隐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07157/1534396deab95317.jpg)
坐禅观实相
经中重点在此品,古来学人不留心。
只唯读诵不修禅,菩萨为此下凡尘,
天台教人学法华,实是药王与观音*
坐禅勤观法实相,入菩萨道之核心*
若未能证诸相空,恶世之中何能忍?
若遇险恶心倾动,试问如何度他人?
药王勤教观心法,观音要求更加深:
六通四辩*需成就,方能广度诸众生。
*天台宗,教人主修《法华经》,两祖师是两大菩萨的化身。观世音菩萨化身为南岳大师,药王菩萨化身为智者大师。
*六通:六神通。四辩:四无碍辩,或称四无碍智。若得“他心通”、“宿命通”,能知人的根器、天赋,就能对症下药,以最适合他的方法来教。有的人应以神通度,则以神通度;有的人应该说服,则以四无碍辩来说服。
但观世音菩萨的这个要求,是在陈朝时说的,当时的人天分高,可以修习六通四辩。到了后来,人们的天分越来越差,得的所谓“神通”大都是魔境,所以后期基本上禁止学神通。
这些不同的要求,是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人所说,实质上互相并不矛盾。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07157/07fb0047b807376b.jpg)
安乐行(之三)
若见其他学佛人,是勤是懒不要分,
于法亦不起争论,唯常培养大悲心。
若知诸法皆一相,礼敬一切学佛人:
汝等皆是我大师,此即诸佛平等心*
*这一品说,当视其他法师皆是我大师。到后面第二十品,则视一切人皆是佛——这就是佛心。在世尊眼中,人人都是佛,这才是真正平等。
第十四品内容很多,下次再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