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人生四大悲,不是图片上的,请看下方:
1、能力配不上梦想;
2、收入配不上支出;
3、容貌配不上性格;
4、见识配不上年龄;
我觉得说是悲也对,但我更希望它可以成为人们正面追求的动力源泉。
能力配不上梦想
梦想永远在前方,梦想永远是还未实现的远大目标,否则它凭什么成为梦想?能力配不上梦想,所以我们才需要努力奋斗,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实力。能力和梦想的差距就是我们的动力,补足了这个差距便实现了梦想的目标。
不过,王叔叔说的好,先实现一个亿的小目标,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对,很有必要,梦想过于远大容易造成遥不可及的假象,容易给人以挫败感,这也是原题目中把它列为四大悲之一的原因,所以能力配不上梦想也可能是你还没找好切实可行的方法,而并非是你现在的能力真的不够,兴许你真的就是千里马,只不过还差一个好伯乐。
因此,不要把能力配不上梦想当做是人生一悲,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学习,方法总比问题多。
收入配不上支出
穷,是原罪。我是很不喜欢谈钱的,因为我没钱。可简单一句没钱就能完事了吗?你回绝别人的借钱请求时可以说没钱,你去超市买东西能说你没钱就拿走吗?你给孩子买衣服、报培训班能说没钱吗?你还房贷、车贷时能没钱吗?你没钱敢生病吗?
现在物质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好多,人们的物质追求也上升了好几个档次,这些追求中有些是主动的,但大部分我觉得是被动的,例如教育成本,现在国家是在大力推行免费教育,中小学确实不再收取学费了,但说实话,我宁愿现在的孩子像我小时候一样收取学费,也不要像现在这样去各种培训班缴纳天价的课外辅导费用。当然,你可以说:不去就得了呗。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你不去,你的孩子就真的会掉队。多少年了,社会上一直在宣扬一种思想,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觉得这就是当初那些私人教育机构利用中国人情感上的弱点而故意下的套,但就算明知是套我们还都得往里钻,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路可以选择。
收入配不上支出,是无奈也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容貌配不上性格
这个我觉得说的有些牵强了,可能是为了突出说明某些人过于矫情吧。我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现在是个看脸的时代。这就像当初我们一直介绍中国地大物博时总爱炫耀的一句话: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所以,既然不缺人,那么同等条件下,我们自然就会喜欢外貌好看的人多一些。因为现在能有独特技巧的人太少了,你会的别人很容易就会了,你长得恰巧又歪瓜裂枣的话,那早晚有一天会被小白脸或小妖精所取代。不过,现在人们生活容易空虚,有些故意走谐星路线或者创意路线的人说不定也会有一席之地。
容貌配不上性格,但容貌是天生的,父母给的,改不了(我讨厌整容脸),所以容貌并不是问题的主因。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性格的培养,因为它是后天的,家庭的教育环境导致的,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形形色色的人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社会,性格多样生活才丰富,要不然哪有那么多不开心的事能说出来让你开心呢?!
见识配不上年龄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觉得这个时间段得往后推迟一下下。因为现在社会人们成家立业的时间要晚于古代社会,不经历就没有阅历,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坑害了一整代人,导致妈宝男大行其道,很多早该成熟的人们却仍不知何为担当,所以再拿以往的年龄标准来看待现在的人们是有些不合适了。
但我并不是说见识配不上年龄这句话错了,相反我认同这是很悲催的一件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了那个年龄段,你是否有见识是一回事,你是否有担当又是另一回事。就像我的座右铭所说,我活且只能活一次,年龄就是时间,它是唯一的,过了就没了,过了没过好你就浪费了,浪费了也没法重来一次,所以虽然有当代社会成家立业晚这种客观因素,但你能有效活着并服务于社会的时间并没有增多或是推迟多少,所以年龄到那个岁数了就别矫情了,否则尴了你的尬,你也只能自认倒霉被他人贻笑大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