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自律,说到底是做正确的事,摒弃做错的事。因此需要专门评估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和必要的(也就是判断“对的事”),价值几何;其次是如何正确地做事:何时,何地,怎么分离动作,如何收并衔接,节奏韵律如何,怎样调节心态和情绪,达到何种效果,怎样量化,如何反馈,评估和复盘。清单,导图,表格,流程图,鱼骨分析图,不一而足,俗称“套路”。
02
特别强调一下自律的感觉。做正确事情就欢喜,遇到错的事物就回避和无感。
长期自律的人,反而不是在苦行僧式的生活,并非一味苛责自己,更不用自虐,他们只是在有节奏地做正确的事而已,并经常为此充满喜乐。因此,定义清楚哪些是“错的事”,列出清单,培养自己降低对“错的事”的兴奋程度,最终实现对“错的事”的无感。
A、提升认知,判别哪些是错的,低效的,无效的,设置黑明单。
B、强化黑名单的负面意义,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强关联(可以在冥想中把它加进去),让自己一旦遇到黑名单里的负面事物,就自动启动脱离和应变机制,不再通过大脑做判断。
比如,一接触吸烟或者喝酒的人,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错的事”,尽快脱离接触,如此而已。
食肉者无法想象素食者长期不吃肉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以为素食者势必会苦着自己,动用一切意志心智来对抗肉的诱惑;殊不知,对于素食者来说,对于肉食要做的不是意志的对抗,而是对肉食的无感。无感,也就是失去兴趣,不再产生欲望,当然也就没有行动,这样“诱惑”失去了着力点,无法起作用。
相应的,对甜食,对糖,对油炸食品,对朋友圈的标题党文章和低效社交,对于刷剧和游戏,对于与己无关的“热闹”、喧嚣,也采取这种“无感”的策略。
在头脑中建立和强化“吃甜食和油炸食物是错的事”这样的观念,强化到一定程度,形成强脑回路,就不再通过头脑思考来做判断了。这时候,主动想甜食的概率会大大降低,遇到甜食会很自然地反应“这是错误的食品”,远离,从而使自己犯规的情况大大降低。
当然,不吃甜食和油炸食品不表明你必须饿着自己,用健康的蛋白质食物来喂饱自己就可以了。比如,自制的无糖豆浆,鸡胸肉,蒸鱼,牛肉,蔬菜和水果,等等。
另外,介于“对”和“错”之间的事,怎么处理?暂缓行动,按自己的判断标准查询搜索,进而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或者按谨慎原则,对于一时无法判断的事务,就先都按“错的事”来处理。如果你的“白名单”
03
不炫耀,不攀比,只和同频者分享。
炫耀和攀比只能算是低级的心理需求,是能通过提升认知来加以化解的。所以,对于不同频者,无需与其攀比和炫耀,因为完全没有意义,更无需与之争论。
上面关于“对的事”和“错的事”,肯定会不同频者的反驳和争议,如果一争论就复杂了,天朝式的争论往往会陷入一定要驳倒对方乃至于胡搅蛮缠;所以,不争论,默默地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是最好的策略。
对于同频者,看得懂其中的逻辑,可以交流各自的自律经验;不同频者,直接忽略。
END
一份关于“错的事”的清单(不接受反驳):
——甜食是错的;
——油炸食品是错的;
——膨化食品是错的;
——添加糖的任何食品是错的;
——高脂肪、高碳水的食物时错的;
——22:30以后上床睡觉是错的。
——“好吃”是错误的感觉,要“吃对的东西”而不是“好吃的东西”;
——非特定时间段打游戏、刷剧是错的;
——喝酒是错的;
——吸烟是错的;
——注意力被牵引到与自己价值无关的事务上,这是错的;
——为了不浪费,而吃下错的东西,这种做法是错的;
——为了照顾他人的情面而喝酒/吸烟/吃甜食/含糖饮料……是错的;
——重要的事情没有按节奏完成,是错的;
——抛开营养列表和热量谈健康饮食是错的;
……
这是“长假自律小专题”的第二天,我是Kevin.Stewart,我们明天见。
2019-10-02
Byeby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