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书,在滚滚红尘中,重温理想主义者的只言片语,心潮澎湃难以平息。
可能理想主义对于现在已经相当陌生,实用主义大行其道,偶尔读一本不那么方方正正,严肃正经的书,更能引起思考。正如书面写的那样“献给勇于直面幻灭的理想主义者”。
理想主义者,这是一个相当牛逼的称谓,若有人敢在人群中坦言,自己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必能引起侧目,但往往被人冠以这样的称号时,引起的联想恰恰不那么好,中国向来委婉,说你是个理想主义者,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在夸你不成熟。所以现在很少有人会自称自己是理想主义者,就更别提有人会去认真对待。其实,何为理想主义者这本来就是一个难以说清的话题。我希望世界和平,我希望人世间充满爱与正义,我希望每个人生而善良,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真诚的对待他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理想主义更接近于唯心主义,都是由自身心灵、自我观念上的想法希望能引起物质世界的变化。所以大都数理想主义者都是策略性的,十九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是代表,想建立乌托邦社会也是代表,但你不能说理想主义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毕竟只存在于理想之中。想法是好的,但做法未必对,这也是理想主义面临的尴尬之地。由此可见,理想主义者只是想法的提供者而不是执行者,现在有想法还能执行的人太少了。
回到书中所说的,直面幻灭的理想主义者正对应开头的两个篇章。我们每个人都是或者都曾经是理想主义者,那么后来为什么我们都不是了呢?究其因还是我们长大了。有些词语在人生中是有时态的,过了一定的年纪之后,这个词语便和你无关。人长大的过程也是理想主义幻灭的过程,从书中“那些不该忘却的生命里的呼吸”到“我们孤独的表演着自己”,我仿佛也看到了那个无知无畏,认为寒来暑往没有尽头的那个人。童年的理想主义只存在于回忆之中,而每当回忆童年时的痛苦也在于此,那时候的你总是无法说清楚你想说的话,长大后,你可以说了,却没什么好说的了,不愿说了,或是不敢说了。每次在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侥幸生还,想起那一坨立志要在生活的大海里扬帆起航的水手,真想捂住他的嘴,不,你不想。
余光中说“孩子,你必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名,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某个炎热的下午,背着笛包,手里拎着毛毡,毛笔,墨汁,坐在闷热拥挤的公交车里,从乡下到城里上课,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是成为书法大家?乐器达人?都不是。很多事情就算现在回想起来,你依旧茫茫不知所以然,正如很多事情哪有那么多的为什么。但是现在我好像隐约明白了,那时候的理想主义是纯粹的,现在的理想主义掺杂了实用注意的目标而追求结果,到头来往往会失其本真。
是啊,孩子,你必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一定要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因为我们身处一个飞速的时代,那曾经历过的生活,回头看已经变得似是而非,它正以某种荒诞的速度,飞速的从我们身边逃之夭夭。童年的理想主义正如朝花夕拾,只有在真正遗忘之前,用想象去弥补一个亦真亦幻的过去,童年的理想主义就好像一个种子一般,幼时种下,等有时间了去触碰它,你便能沉溺其中,获得某种温情安抚,你会发现时间从未离弃过我一切事物都可以坦然的归于最开始的地方,安静从容。
“生活里很多东西都会破灭,但不妨碍我们心有理想”
于是坐在厚厚玻璃后面的我,在这个毫无建树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又回忆起自己做过的那些傻X事情,时间久远,它们在阳光下显得如此无辜,长大变老,说到底也就那么回事,最终原谅了自己。
这本书的最后几章是作者在微博提出的一个问题中的种种答复,问题是如果获得了一次穿梭时间的机会,可以回到过去或者未来时间生活的某一天,你会怎么选择?我想了半天,难以抉择。看了留言,每一段留言都是一段故事。哦,可能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次理想主义的觉醒。人生都是虚无的,怎么把它潇洒的浪费掉,浪费的毫无遗憾才是唯一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想到这一点,理想主义者就该去睡觉上班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649/e3e4ae741123f2b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649/f6228ae0f387769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649/7e02afb64743492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