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糖尿病遇上急性心肌梗死时你怎么去抉择
错误决定,错失良机
在昨天看到的一例病患中,如果家属的思考能成熟一点,给予医务人员的信任多一点,那么结局就会不一样。所以怀着沉重的心写下这篇文。
女患者70多岁,糖龄十多年,因为胸部不适收治心内科。
值班医师做了心电图,综合监测的心肌酶谱所得的数值,考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建议介入治疗。
但家属可能出于对医生的技术或是医院的医疗设备的不放心,也可能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常识,不听劝告,强烈要求到另一家相距30多公里的医院(同等级医院)治疗。
结果,才走出医院不足1000米,心跳停止,经抢救后再来治疗,可惜,已错失了良机。
信任与知识缺乏的后果
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原则,在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就近处理医治才是最好的选择。
应该了解,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远程操控指导已不是问题,更何况是一家每年心脏介入治疗例数过千的三甲医院呢!
说一千道一万,就是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常识。
如果能有这方面的人帮忙指导一下,让家属了解心肌梗死的风险,但凡有那么一点点的相关知识;哪怕给以医务人员一点点的信任,那么,所得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
如果不幸遇上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切莫追求高端的专家效应。
而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配合医生,分秒必争,争取早一点开通阻塞的血管,拯救至亲即将坏死的心肌,将威胁生命的危险降到最低。
因为心肌细胞在人体的细胞当中属于永久性细胞。什么叫做永久性细胞呢?通俗的说就是细胞只有一次的生命,当缺血坏死后难以再生。
心肌坏死的后果就是失去正常的功能,特别是心脏的右冠动脉梗死,常常继发“室颤”,是最危险的心律失常。如果处理不及时这是分分秒秒都能致命的事情。
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当你面对亲人的生死抉择的时候,信任,往往是首要的,关键的。而且最起码的常识要知道。
有了信任才有了正确的选择,在紧要关头,你的选择正确与否,可以决定亲人的生与死。
如果你是家属,当至亲遇上了急性心肌梗死你怎么去抉择?有没有手足无措,找不到方向?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在旁边给你指导一下,是不是觉得心就定了的感觉呢?你的答案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