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欣赏
在网上,艺术的欣赏是有一个“鄙视链”的。一般来说,这个鄙视链的终端是极小众的人群,他们所欣赏的东西,不论是漫画还是音乐,都少有人知道。相对于这个群体,混迹于一些著名视频网站的人就显得大众很多:就像我,虽然常去各大网站看漫画,但是相对于小众动漫的死忠粉来说,我对漫画和动漫的认识真的不值一提。而根据我的观察,这个较为大众化的群体依然有看不上的人群,那就是更加偏向大众化的网民,譬如“抖音”、“快手”的用户。
放在五年前,我绝对也会瞧不起“抖音”。那时自己目空一切,觉得世上只应该有高雅的,不能够有通俗的,高雅的都是好的、有文化的,通俗的都是低劣的、没文化的。想来也好笑,我那个时候自诩喜欢听交响乐,其实音乐量也只不过是家里那几张光碟而已。回想起来,那时不喜欢“随大流”,主要还是觉得这样显得比较“帅”。至于“大流”为什么不好,而小众的好处又在哪里,大众文化和小众文化在社会上有什么作用,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感觉一旦大家都喜欢我再去喜欢,就显得我在“巴结”大众,显得我很没有面子。
不过,自打工作以来,虽然时间不长,但是面子已经扔掉了七八成,所以我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听交响和爵士我可以接受,中国传统戏曲我也能听,“抖音”上的嗨曲我也不排斥,其实有一段时间我也常看“抖音”,只不过后来觉得内容总是重复,就不看了。在我看来,流行文化有其流行的原因:譬如很火的流行歌曲,它们旋律都很轻快,乐句不长,而且听上去相当悦耳,同时音乐的节奏感也很强。而节奏感很强的音乐,有时候听起来就有点“土嗨”的感觉,因而“抖音”这样的“杀时间”软件就喜欢用这样的音乐,而真正的乐迷往往对这类音乐嗤之以鼻。
上次写了一段关于“抖音”创始人张一鸣的文字,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我们都知道“抖音”是一个完全娱乐化的软件,想在上面学习基本上不可能。但是细想起来,“抖音”之所以能吸引人也是有原因的。这个软件沉浸式的页面、无门槛的操作、短小简练的内容和节奏明快的配乐,都是让人上瘾的因素,而其创始人之所以能琢磨出这些,是因为他对人的心理相当了解,这要归功于他之前踏踏实实的训练……这么一直想下去,我就能够从一个没什么营养的娱乐软件当中,悟出很多有用的道理来,假如只是对“抖音”现象不屑一顾,我就会和这些道理失之交臂。
一切对艺术的欣赏,或者说一切欣赏,都是一样的。我所欣赏的是事物的表象,这个表象很美,但我沉浸在其中,我就被表象欺骗了,而如果我不屑一顾,我也会错过很多东西,只有兼收并蓄,并且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去观察,才能真正地完成对某个事物的欣赏。
人生的意义何在
沉迷于肉体的享乐,会让生活变得一团糟,然而要让生活有质量,就要拒绝肉体的享乐。
所以有时候会想,人活着究竟意义何在呢?
人生意义的问题,我可能问了自己不下一万次。距离答案最近的一次,也发生在最近,那时候我体悟到,只有以获得真理为乐趣,这种乐趣才能长久。然而就在我觉得我的人生要充满乐趣的时候,又一个问题出现了。
认识到真理才是永恒乐趣是一回事,对探索真理产生乐趣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虽然我的认识水平提高了,但是在实际中,相比于工作我还是更喜欢睡觉,相比于出去吃我还是更喜欢点外卖,相比于思考我还是更喜欢游戏……这说明,虽然我的意识“变过来”了,我的身体明显还停留在昨天。
那么接下来的目的就很明确了:让自己对探索真理产生兴趣。如何产生兴趣,则以后再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