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3D电影,IMAX,球幕电影等等高科技效果大行其道的时候,我又像是追古一般的想起了当年的露天电影。
90年代的华北农村,在那个娱乐生活相当贫乏的年代,一场露天电影足以吸引全村的老老少少甚至是隔村的乡邻。白天就会知道哪个村里有人家请了放电影,然后必然像是传递喜报一样,大家奔走相告。家家户户于是早早吃过晚饭,整理好装备,三五成群翻山越岭地赶去看一场露天电影。
山路崎岖,手电筒是必备的。一饱眼福,嘴巴就难免寂寞,一包五香瓜子也是少不了的。晚上气温降得厉害,所以穿厚实点也是必要的。那时候的手电筒几乎全是加装1号干电池的,最少也要两节,金属铝外壳,球形螺旋口钨丝灯珠 ,打出光来拧动向日葵盘一样的灯头,可以调整光圈的大小。橘黄的灯光照射出来,光线里可以看到细细的飞尘上下翻腾。手电筒的尾部有一个可以拉出来的环状扣,这样,找根一米来长的结实绳子,一头拴在灯头处,一头扣在后面的环形扣上,往脖子上一挂,手电筒垂挂在胸前,简直就像带枪的士兵一样,雄纠纠气昂昂。
等赶到了电影放映地,通常是主人家的宽敞的当院,白色的幕布四角的绳索紧绑在就近的树干上,已经妥妥挂好了。放映机就远远的架在正对着幕布的桌子上,电影带卷成直径大约四五十公分的一盘码放在木箱里。我记得当时一部电影似乎最少也要四五卷的样子。沉重的墨绿色木箱表面漆层斑驳,充满年代的痕迹,堆放在桌边像是弹药箱一样。
放映员的工作就是架设好放映机,及时更换电影带。印象中的放映机像一台古老的纺纱机,一头是电影带盘,一头是空带盘,或者更确切的说像是放大了几十倍后的录音磁带的内部构造。带盘安装好后,将带端拉出来,绕过放映机上的几处机关,最重要的是胶带必须要经过放映灯,然后将带头卡在空带盘的中轴上,放映机开始慢慢运作,然后调整到正常速度,幕布上便开始显现经典的带着各种杂点和混乱的数字的影像,然后是倒计时的3,2,1……正在吵嚷的人群不约而同的安静了下来,大家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到同一个地方,嘘,电影正式上演了!
但是对于年少的我来说,电影剧情并不是吸引我的重点,反倒是观影前的热闹场景和兴奋心情才是真正的乐趣所在。爸爸曾经是村里的放映员,托他的福,我有时候可以在主人家屋里坐在暖暖的炕上隔窗观看,往往夜深之时主人家还会准备高粱米饭和老豆腐给放映员垫饥,当然我又沾光了!
电影带通常是由放映员到县城取回来,两个大大的“弹药箱”那个时候只能靠肩扛手拎。这其中我还有段难忘的经历。有一次跟爸爸进城取电影带,带子领完后我们往回走在大街上,我正吃着刚买的热烘烘油汪汪的喷香的葱油饼,忽然一阵风刮过,我就觉得好像被什么东西迷了眼睛,不仅是不舒服,还有点疼,眼睛怎么也睁不开了,更是走不了路。两手已被箱子占满的爸爸没办法,最后把我扛在了肩上。好不容易才在路边找到一家小诊所,医生掀起我的眼皮对着光看了许久,最后给我滴了滴眼药水,用软布竟然从我眼睛里擦出一块极细小的晶亮的东西,医生手指尖托着那块不明物长舒一口气,对爸爸说:“幸亏赶得早,你看看这是个玻璃碴子啊,要是不弄出来划坏了眼球,弄不好就看不见啦!”这话把我们吓得不轻,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件事,取电影带的事情后来再也没有了……
而今,当我每次掐着点走进空空落落灯光耀眼的电影院放映厅,喝着奶茶吃着爆米花默默看完电影后匆匆离开,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少了些露天的夜风,少了些头顶上的繁星,少了些板凳与板凳的碰撞,少了些呼朋引伴的热闹喧嚣,少了些满满期待的兴奋紧张,更少了那股浓烈的老电影味道。
曾经,看电影看的是热闹,而今,看电影似乎看到更多的是一份隐隐的落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