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只要错过了一些人或物,人生就错过了一段可抒写美好的时光。
――题记
在美丽的南方里,故事有凄凉,有美好。故事里的人,各有各的人生轨迹。在他们的人生轨迹里,看似很不同,实则相似。
新中国成立,在南方小城的人,本该有幸福的生活。不用再面对战乱,面对妻离子散,面对不得已的生死离别。可某些贻害人的毒瘤思想依然不留余力地残害着活在新中国的人民。
让我深受感触的是那代人对神灵的敬仰。对迷信的热衷竟高于对人命的尊重。就拿冯大娘病危急需送医院就医,苏伯对治疗冯大娘方式的纠结来看,落后思想对人的毒害一览无遗。
“把病人送走?哪能呀!亚昭,你真是女孩子不懂事。有这样身子的人,是不能出去见水过桥的呀!那是犯忌,不行!”苏大伯急切地阻拦住全昭。把冯大娘留下。
在这段对话里,作者已把苏伯身上对自然盲目崇拜的愚昧深刻的体现出来了。冯大娘的病情已到病入膏肓,与死神争分夺秒的地步。可是就因为“这样身子的人,不能去见水过桥”荒诞的理由,就让冯大娘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终告别人世。
冯大娘的死在在我看来,有很多遗憾。可有些遗憾要用生死的形式表现来出才会深入人心。冯大娘以及她肚子里尚未出生的孩子遗憾离世,就充满遗憾。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如果苏伯的思想没有受到‘这个身子不能见水过桥’的束缚,如果冯大娘没有死,那么她和她胎中的婴儿会过上怎样的人生呢?我想答案是积极的。从故事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中可看出暗示。
新中国成立后,无论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都有一份生活保障,那就是广大人民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拥有土地使用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归属感。可刚刚拥有这份土地自主权的冯大娘还没有开始新的生活就匆匆离世。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可冯大娘的遗憾,却暗示着愚昧思想对人的残害。并且这种的残害在平时看似无害,可到要紧关头就得付出人名的代价。
遗憾的人生,并不是说一定得错过什么,而是强调,因不必要的迷信而丢失两条生命是人的经历里最刻苦的痛。改变落后思想,是任何时期,任何时代,任何人都得警醒的。
冯大娘的遗憾离世就是一种警醒。
――读《美丽的南方》有感 文|某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