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老奶奶入住我科,诊断为脑梗塞,患者入院时意识不清,急查血气,血气结果为二氧化碳分压80.2mmol/l,血清钠127mmol/l,立即给予心电监护,0.9%ns250ml,可拉明1.125g缓慢静滴。第二天复查血气,结果为77.3mmol/l。患者因二氧化碳分压高,建议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通气辅助治疗,患者家属拒绝使用。第三天时,患者病情加重,呈昏迷状态,再次复查血气分析,结果示二氧化碳分压90.4mmol/l。请重症医学科急会诊,会诊意见为转科治疗,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患者家属拒绝,并主动找医生,要求出院。医生不同意,患者家属心意已决,在病历上签字,自动出院。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们比谁都了解放弃治疗意味这什么。
看着患者离去的背影 ,我的心就像被针扎过一样,医学发展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疾病蔓延的速度。我们科新进护士,面对此情景,倒是司空见惯。
记忆回到半年前的那个夜晚,我值夜班,两位家属来找我,强烈要求为患者拔出气管插管,患者呼吸衰竭,本来在重症医学医学科治疗,家属强烈要求转入我科,主任拗不过,只能同意。一听到这个我都怔住了,坚决不同意。
家属当场便与我争执:“我们不带了,你把管拔了。”
“回家,老爷爷现在这样,你们要拔管。”我说到。
“医生,我们不是心疼钱,就是因为老人太痛苦了,你把管给我们拔了吧。”
“你们已经把呼吸机停了,还要把气管插管拔了,白天主任都和你们说过了,没到拔管指征,还不能拔。”
“那什么时候是拔管指证。”
“要不老人呼吸恢复。要不,要不患者死亡,心率为0.”
“那好吧。等他心率为0了,我再来叫你。”
听到这句话,我在心里把这些人骂了一千遍。
夜里11点30分,老人呼吸心跳停止,就这么走了,或许,他也不甘心吧,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家属做的一系列举动,不仅让我心寒。也让每个知道这件事的人心寒。当我为他拔出气管插管时,手突然就怔住了,泪不自觉的向下流。或许我不该难过,老人去世,是为他自己的一种解脱。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应该比谁都清楚。很多事情,我们别无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