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古诗文鉴赏辞典》中读到这么一段: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吗?
这是作者采用比较的方法,从“视、听”的角度来解读《游园不值》,令人眼前一亮。那能不能用比较的方法从其他方面、其他角度来读这首诗呢?
一、早春代表性的景物
这首诗不是写一般的春景,而是写早春之景。早春之景,最有特征性的一是柳色,二是杏花。很多诗人都在自己的诗句中吟诵过杏花: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唐 吴融《途中见杏花》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宋 陆游《马上作》
这两句大意是:茂密的杨柳遮不断春天的景色,一枝盛开的红杏伸出墙头之外。
在作者笔下,杨柳仿佛有意要用浓郁的枝条遮住春色,不让它外溢,好使自己独占春光,成为春天唯一的标志。而那伸出墙头的红杏,以自己娇艳的花朵雄辩地证明了春色是遮不断的。这个情趣横生的名句,可用于表现绿柳红杏争奇斗艳的烂漫春景,也可借以表现人们冲破重重阻力,取得某种成果。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 宋祁
我们不难看出叶绍翁的这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从唐•吴融《途中见杏花》诗“一枝红艳出墙头”和宋•陆游《马上作》“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直接衍化而来,又与宋•张良臣的“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有相同之处,都是形容满园春色封锁不住,但张良臣的“一段”句用动词“藏”,表明抒情主人公是有意闭门谢客,封锁春光;而“春色”句用动词“关”,则表达了一种自然现象,并无有意封锁之意。
二、表现手法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以下特点:
1.采用了“以少写多”,含蓄蕴藉。
“春色”既已“满园”,而且“满”得“关”也“关不住”,那进园去逐一观赏,该多好!然而就是进不去,只能在墙外看看好“出墙来”的“红杏”,而且仅仅是“一枝”,岂非莫大的遗憾!可是这“一枝红杏”正是“满园春色”的集中表现,眼看出墙红杏,心想墙内百花;眼看出墙“一枝”,心想墙内万树,不正是一种余味无穷的美的享受吗?
2.景中有情。
起初,诗人“游园不值”可能感到到扫兴,忽见“红杏出墙”,心中又喜出望外。
教学中,此外还可引导学生回忆平时积累的一些有关“喜”形“喜”色的诗句:
毛泽东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诗人长征胜利后的喜笑颜开;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这是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消息后欣喜若狂。
3.景中寓理。
“春色”一旦“满园”,那“一枝红杏”就要“出墙来”,向人们宣告春天的来临。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难道是墙围得住的、门关得住的吗?这两句是描写盛春景色的名句,现在人们常赋予新意,用以说明新生事物、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是无法遏制的,也可比喻拔尖人物总要脱颖而出,人才是压抑不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