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095 闫存林《语文学习任务设计——原理、方

读书笔记095 闫存林《语文学习任务设计——原理、方

作者: 冰蓝色的太阳 | 来源:发表于2022-11-24 12:42 被阅读0次

这本书低于我的期待值,或者说有些失望。当然也有可能自己才疏学浅,领略不了闫老师大作的高深之妙处。

郭德纲说过,说话不清如钝刀子杀人。好的理论往往让人有醍醐灌顶痛快淋漓之畅快。最怕有人把理论说得半遮半掩,不清不楚。

本书对一些原理的阐述确实让我看得稀里糊涂。

如“在吸取语文前辈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语文教学从单篇教学走到现在的任务群学习阶段”。 

“单篇教学”“任务群学习”难道不是一种语文学习方法吗?怎么成了类似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级阶段”的阶段了呢?

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对理解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并不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个结论有调查吗?有依据吗?为什么不能产生怎样的影响?就因为是单篇教学吗?

这样主观臆测斩钉截铁的结论,书里比比皆是。不知别人懂不懂,反正没有说服我。

本书的案例也没有说服我。

原因在于,作者做改革试验的学生,“是一群年龄尚处于初三阶段的孩子,因为学制的缘故他们不用参加中考,所以,在其他同龄孩子正在准备中考的时候,我们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尝试学习方式的变革。”

拿一群不用参加中考的孩子做尝试,具有普遍性吗?

如果以参加中考、高考的孩子做改革尝试,我倒是致以十二万分的敬意,哪怕结果不好,至少有改革的勇气和魄力。

如果拿不参加中考的孩子做尝试,个人觉得意义寥寥。

推一步讲,这些案例中的一些做法,我也无法苟同。

比如“案例叙事之四:编辑一个诗歌单元”,作者要在两节课让学生学习12首古诗。(分别为:《迢迢牵牛星》《秋思三首》(其一)《山中留客》《望月怀远》《过故人庄》《春夜洛城闻笛》《送友人》《月夜》《问六十九》《喜见外弟又言别》《秋思》《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作者依据新课标中质量水平的以下面描述:

“在理解语言时,能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理解并准确概括其内容、观点和情感倾向;能对获得的信息及其表述逻辑作出评价;能利用获得的信息分析并解决具体问题。在表达时,能注意自己的语言运用,力求概念准确、判断合理、推理有逻辑。”

作者设计了6个子任务:

子任务1:根据一定的独特的标准筛选4首诗歌组成一个有机单元。(请说明组合单元的标准并给这个单元拟一个标题)

子任务2:在淘汰的诗歌里,至少选择一首说明淘汰的理由。

子任务3:为你的单元写一段单元导语,说明单元内容以及学习重点。

子任务4:对所定的诗歌给出关键词语的注释。

子任务5:商讨并确定每一首诗歌的阅读障碍点以及解决办法。

子任务6:编制单元学习思考题,并给出参考答案。

我迷惑:《课标》上的这段描述,适合用文学体裁的古诗作为学习的载体吗?两节课12首诗,对于高一阶段左右的孩子能否读懂都是问题,何况还有这六个任务呢?即使给一个语文老师,我想能完成1-2个任务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但作者说,“学生也能基本理解诗歌并能达到一定的深度阅读”。

好吧,愚也迟钝,实在是“像雾像雨又像风”。

当然,确实有高人能看懂,北师大王宁教授高度评价:“这是一部用实际的案例来阐释语文学习任务设计的原理与方法的优秀论著。”

王荣生教授评价:“闫存林老师的大作,有自成系统的理论思考,有步骤可循的设计案例,有真凭实据的实践成效。在我对语文课程“单元教学”还不大摸得着头脑的时候,闫存林老师领风气之先,所思所作令我眼界大开,也对语文课程‘单元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闫存林老师是北京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十一学校语文教师,语文学科主任。

自己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能看懂高人的论著。

附:幸亏不认识闫老师,否则这篇读后心得只能烂在肚子里了。 呵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095 闫存林《语文学习任务设计——原理、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dz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