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片段
就算没有低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就算已经按时开始执行任务,很多人还是没有按时完成任务。为什么有的人好像一直在忙,却总是拿不出成绩、做不出成效?其实,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读书的时候也不例外——上学时总有一些天天笔不离手、眼不离书、屁股不离板凳,成绩却很差的学生。这种情况的存在往往会使人们不禁怀疑“努力”的可靠性。还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并不努力,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比较努力而已。
无疑,他们的效率低下。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如果世界上的任务都是由简单的部分构成,全无困难之处,那就没有人会遇到挫折或者遭受失败了。可现实明显并非如此。
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然而,很多人会下意识地回避困难,于是乎,他们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用几乎全部时间处理简单的部分,至于困难的部分,干脆“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难自动消失……
如果不能控制这种逃避的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任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因为重要而困难,也因为困难而重要)永远无法完成。所谓效率,是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够衡量的。这样看来,对逃避困难的人来讲,因为没有完整地完成任务,所以无论他们花了多长时间,也都没有效率(相当于分子为零)。
I复述原文
有多少人工作兢兢业业可是升职加薪的时候偏偏轮不到?有多少人上学的时候死记硬背苦苦学习考试时就是没有好成绩?为什么很多人非常努力可是回报率却这么低?原因是逃避困难。工作和试题都有难易之分,工作总是做简单的没有什么产出的事情,考试只做简单的分值低的,最后的结果就是效率低下没有成效。甚至经常逃避困难,简单的任务做多了做久了,相当于没有产出,也就没有效率。
如何解决呢?直面困难合理分辨任务,用少量时间先把简单任务做完,集中火力专注于处理困难任务部分。
A1过往案例
在本次RIA训练营写作业的过程中就经常逃避困难,花很多时间去想A1部分,其实最后发现I复述原文部分比较难。因为只有用自己的语言生动的阐述清楚作者的关键点,找到原文作者的逻辑思路充分的理解了片段才能对应写出案例和应用。
最后三天要自己去找自己看过的书中的片段,再根据片段写出符合片段适用范围的案例和以后应用计划。可我竟然在工作日一直在想案例,结果最困难的找片段就被工作日仅剩的一点时间挑挑拣拣中仓促定下来了。
A2以后应用
想到之前定的训练营结束后继续练习RIA,现在发现找片段思考复述片段比写A更难。
修改:为了解决这个困难,首先做些简单的工作,比如参加线下拆书活动借鉴他人复述的思路,或者先列出自己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和困惑需要解决,比如说沟通能力。再去找到适合解决自己沟通问题的书中的片段,比如去拆书帮官网找书单。下个月开始每周练习一次。试行一个月。
网友评论
I部分解释也比较到位,如果可以细化具体行动建议,就更好啦。
A1部分联系了近日的经验,也根据拆页找到了自己的问题点,非常好!
A2部分有一点点偏离主题,根据你的说法,找片段是难的,写RIA是简单的,那么,你的解决方案和原文的建议是一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