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复习文中提到的几个效应及认知情绪理论,并能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予以说明;(2)重点理解记忆的价值,由“如果没有记忆,人生只有初见”联想为什么那么多知识都学过却一问三不知,总如“初见”?(3)愿意动脑的可以在以下段落下功夫:我们一直以为时间是连续的,其实这是一个幻觉,因为时间是不存在的,它本身就是人类的幻觉。既然是个幻觉,我宁可将“时”“间”成彼此分割的一段和另一段。凭我的能力,可能无法过好完整的一生,但却有足够的信心过好其中的某一段。
普希金说过——凡是过去了的,都可以成为美好的记忆。
记忆是什么?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这些经验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记忆不像感知觉那样反映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记忆错误?首先记忆是指向过去的,是过去的经验包括感知,思考,情绪体验,动作操作等等。所以没有过去就没有记忆,对于已经过去了的,没有经验也没有记忆。
就比如,我的某个朋友,我们并不是从小一起长大,我们相遇在高中。在高中之前他的故事我没有听过,没有看过,那么我就不会对此有记忆。但是在发生我们在一起之后的那些事件,尤其是我们俩一起经历过的,比如我们如何讨论物理问题?一起探讨哪个同学学习好?哪个女同学长得漂亮?哪个男同学篮球打的好?哪个老师特别亲切等等,这些我们一起经历过的,都会成为我们现在共同的记忆。在高中毕业各奔东西,中断了20年的联系,再聚在一起时,我们就会可能因为拥有过某些共同的记忆而变的格外亲切。在谈过分手后各自的经历,我们可能谈的更多的是我们那些共同拥有过的体验,因为这是我们的历史。
可是,们每个人各自描述的对于事件的记忆是一样的吗?
不是!我们描述的都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所谓的真实的记忆,而不是真实的真实的记忆。
在高一的时候,曾经有一个事件在我内心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在此之后大概十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认为是这件事影响了我后半生的选择,进而影响了我后半生的幸福。所以每次说起这件事来,我都是恨得牙痒痒,各种痛苦,难受。我甚至为此躲避那些曾经的同学,一个都不联系,就是为了不再记起那样一份痛苦。
可是在大概七年之前,偶然的机缘下,重新遇到了那个时候的几个同学,陆陆续续加了好友。首先是当时我们的学习委员,跟我比较要好的一个女生,那时我们俩是前后桌,她几乎路目睹了那件事情的全部过程。也为此陪了我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消化情绪,而且在高中剩下的两年时间里,我们也一起在同一个教室里度过,交流也比较多。可是,在说起当年那件事情的时候,从她嘴里说出来的对那件事的记忆和我自己说的是有不同之处的。至少有百分之二十的差异。
人生若只如初见又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又联系到了当年事件中的某个当事人——某女生。我们谈起那件事的时候,从她嘴里说出来的对那件事的记忆,与我和学习委员我们的两个又都不一样,差异在百分之五十。
那时,是她主动联系的我,给我打电话。在我接起电话听到她爽朗的笑声的那一刻,我突然不恨她了,我也觉得她真的是不可恨了,不但不可恨,还有点可怜。这点可怜是对于我自己,我把我自己锁在牢笼里待了十几年。结果人家几声笑解救了我。
又过了不久,又联系到了当年事件中的另外一个当事人——某男生。在这之前大约一周的时间里,他是先看了我QQ空间里的一篇文章,那是我为过世一周年的大哥写的祭文。他主动给我打了电话,那天我是下了夜班,还没有睡觉。在接到他电话的那一刻,在他询问我关于那篇文章几点事宜的时刻,在他用温暖的声音关心我,安慰我的那个时刻,我发现我恨了十几年的那个人,原来并不可恨,而且还很温暖。在后续的聊天中,我把积攒了十多年的那些委屈,怨恨,包括对当年事件中的不理解,全部说给他听。他也把他对当年那件事情的记忆说给我听,原来我们两个诉说的世界完全不一样。差异在百分之八十。
我在想,为什么四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记忆越来越不一样呢?三个当事人加一个围观者,所处的位置不一样,身份不一样,对同一件事的观察角度不一样,体验不一样,引发的情绪也完全不同。
所以记忆是准确的吗?记忆是真实的吗?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记忆不一样?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一般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变成光圈并被夸大,其他优点和缺点也就退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甚至只有认为某个人不错,就赋予其一切好的品质。
时间是最大的骗子大概我对这个事件的记忆,以及事件中人的记忆,就是因为这种现象吧。
还有一个心理学名词叫“契可尼效应”。心理学家契可尼做了许多有趣的试验,发现一般人对已完成了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却总是记忆犹新。这种现象被称为“契可尼效应”。
对于我来说,我处在事件中心,那件事本身没有达到我想要的目标,完型疗法把这种事件叫做未完结事件。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努力追求完整,对于我来说,那也真的是一个未完结事件。所以在我心里,时时刻刻就存在着,影响着我。
发展心理学上,十五六岁属于第二逆反期,最明显的特点是有很强的自尊心,自我中心性,在心理上制造假象观众。关注自己,以为别人也都关注着她,注意着她,自己是焦点。自感不足时,以为别人都对她无感。
所以,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既想要在老师面前好好表现,也想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所以努力的想做好自己想做的。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当这些最后都变成了泡影,甚至是被误解,那种困苦,无助感占据了情绪的大半。逆反期阶段能否较为顺利地度过,能否减轻挫折和危机,对他们后续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那个事件的三个当事人中,我的有关记忆最为深刻,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大概就是因为我把自己想象成事件的焦点,而且收到的更多的信息是负面信息,情绪也基本是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疏解,调整,处理。在以后的日子里,又不断的自我强化,最终记忆就变成了所谓描述的真实,其实已经与所谓真实的真实相差甚远。
花开的好看不?我们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按照弗洛伊德的适应观点,当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它就会做出反应,形成自我防御机制。也就是说为了不让自己更加的痛苦,可能会扭曲现实。 对于真实的描述就变成了描述的真实,而非真实的真实。所以,我们记住的都是我们想要记住的,都是有利于保护自己的。
所以对于那个那个事件的记忆,我就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受害者。
人们总会忘记该忘记的,记住该记住的,然后回忆就会被过滤得很美好,或者很痛苦。所以时间是幻觉,是最大的骗子,他把我的记忆变成了一个梦。在这个虚幻的噩梦里,我把自己关了十多年,过的破烂不堪。
也许我真的没有能力过好这一生,过去的已经过去,已经无法改变。未来的还未来到,谁也说不好明天会如何?
想要如何,全凭自己!
我想我可以规划好自己的今天,明天,把眼下的日子过好。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幸福的,开心的,所有日子的美好加起来,我的余生就会是由我自己创造的,美好的,幸福的,快乐的。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时间在变化,跟随着时间的变化,所有的事物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更新。
日日新突然想起一句古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是新的,愿我们可以为我们的老年创造一个美好的,瑰丽的,多彩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