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看《鹿鼎记》,知道大清的宝藏藏在鹿鼎山,也就是大清龙脉之地。他们是这样想的:如果关内呆不住了,就撤回关外,用那一批宝藏招兵买马、东山再起。而作为中原的汉民,一些反清复明人士也是知道有这么一个宝藏。他们想找这一批宝藏,掘断大清龙脉,用这笔财富恢复汉室。当时满人的先祖,藏宝的时候绘了一幅地图,同时把这一幅地图分了八份,然后把这八份零碎的地图,藏于八本经书里,只有找回这八本经书,再拼接好地图,就可以找到宝藏。那么这是什么样的经书呢?它就是《四十二章经》。
据历史记载,《四十二章经》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重要经典著作。迦叶摩腾、竺法兰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集了四十二段话,编集成了这部《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集结了佛陀关于持戒、忍辱、断欲、精进、观空等事的四十二段语录。这部经典反复强调了持戒的重要性,告诉佛教弟子应该如何修行。
以下是每一章大义:
第一章:断绝贪欲,就不能忧虑,不能想断而不断,就像断除四肢之后,就永远不能再用了,下决心断绝贪欲,就不要再贪恋了。
第二章:不要做恶事,造恶业,没有妄念,没有虚妄的行为,修到极点无可再修,已经得道,不需再证,不需要再经历成佛的各个阶位,而自己自然就达到最高的果位,这样的沙门就叫做成道了。
第三章:人之所以会因愚痴而受蒙蔽、犯下过失,就是由于执着地贪求和欲望所造成的。
第四章:众人以十种事情行善,也以十种事情作恶。是哪十种事呢?属于行为方面的有三种,属于语言方面的有四种,属于意识方面的有三种。行为方面的三种是:杀生、偷盗、邪淫;语言方面的四种是:挑拨是非、恶语骂人、说谎骗人、秽言乱语;意识方面的三种是:嫉妒别人、怨恨他人、愚蠢糊涂。这十种事,不合乎佛家圣道,叫做十恶行。这十种事如果改正不再犯了,就叫做具备了十种善行。
第五章:如果人有许多过错,而他自己不觉悟,不悔过自新,这就顿然失去了改过之心,那么罪业就会向他奔来,就好像河水流向大海一样,越积越深越大。如果人有过错,能自己知道错了,从而自己改正解脱,能改恶行善,那么,他的罪业自然就消除了,就好像病人出了一身汗,渐渐地疾病就会痊愈或减轻了。
第六章:当恶人听到有善人在做善事时,就故意来找麻烦,打扰破坏行善。这时,你要自己心平气和,做善事不动摇,也不要恼怒责骂打扰你的那个恶人,不理睬他。那么,那个恶人,就是自己给自己添恶业,暴露了他自己的做恶行径。
第七章:要言行谨慎,不要做恶事。
第八章:无德的恶人要加害有道德的贤人,就好像面朝天唾口水一样,口水并不能唾到天上去,还会落到自己脸上;迎着风扬灰尘,灰尘并不能扬到别处去,还会反转来撒落自己的身上。贤人是不可以毁谤的,毁谤陷害贤人,自己必然招祸而遭毁灭。
第九章:一心一意奉行佛法,就会得修佛道的极大成就。
第十章:别人布施行善,你得由心赞美,不要有其它的杂念。这样你也会得到很大的福报的。
第十一章:无念无住无修无证是佛教最高境界。
第十二章:明白真正的佛理、明心见性是很难的,随缘分来教化众生是很难的,遇到任何环境、处境都能安然处之是很难的,要想明白世间各种行为方法的实质是很难的。
第十三章:把欲念断除了,没有什么贪求了,便能知道自己前世的生命了。
第十四章:奉行真正的佛法,按佛法去做事就是善事,你的志愿与你所修的道相一致就是最大的善事。
第十五章:古往今来各个时期,东西南北各个角落,具有最明智慧的人是无所不见、无所不知、无所不闻的。他具有一切智慧,这才真正叫智慧!这才是最大的力量。
第十六章:舍弃爱欲,爱欲如尘垢一样洗除干净后,就能明心见性,见道证果了。
第十七章:修持得佛道的人,就好象人手持火把,进入黑暗的房间中,那黑暗就自然没有了,而只有光明存在着。
第十八章:在修行方面,不要执着修行,就和没有修行一样;在语言方面,也不要执着,不要说执著的言语;在修证方面,也不要刻意修证,和不修证一样。
第十九章:观察天地,要看到它是变化着的;观察世界万物,要看到它们都是变化着的;观察自己的心性,从而获得断除烦恼的智慧。
第二十章:无我,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第二十一章:人随着自己的情和欲去追求虚妄的声名,但是当声名显赫的时候,自己的身体也就快要死了。贪图在世上留下自己的名声,而不去修习佛法,则是枉费功夫,徒劳身心而无益于自己。
第二十二章:财和色这两样,对于人来说,是人人都舍不得丢开的东西。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祸害自身。
第二十三章:人都被妻子、儿女、家庭房舍捆绑住了,甚至比牢狱捆绑还厉害。如果能从情欲、爱欲、色欲这道门中钻过去,那就能超凡脱尘,修成罗汉果位。
第二十四章:情爱和色欲,最厉害的莫过于女色。色这种欲望,没有比它更大更厉害的了,幸亏只有色欲这一种最厉害的东西。如果再有同色欲一样厉害的东西,两面夹攻,那么,普天下的人,就没有能够修成佛道的了。
第二十五章:贪恋爱欲女色的人,就好像手里拿着火把,逆风而行,一定会有火把烧手的危险。
第二十六章:充满欲望的身体就是一幅臭皮囊,而且很污秽。只要心中无欲,无杂念,才能修成正果。
第二十七章:修道的人,就好像木头放在水中,只要顺着水流向前漂行,不被河两岸的土石所阻碍,不会被别人取走,也没有鬼神的阻挡,更不会被水中的旋涡冲回来,也不腐烂,我敢保证这根木头,一定会漂到大海中去。修习佛道的人,只要不被情欲迷惑,不被各种邪见扰乱,只要勤奋地修习佛理佛法,就一定能得道成佛。
第二十八章:千万谨慎不要相信你的意念,你的意念是不可信、不可靠的;千万谨慎不要堕入色情之中,堕入色情之中必然立即招来祸殃。
第二十九章:千万要谨慎,不要接近女色,也不要同女人一起说话。如果要与女人说话,也要心地纯正,不存邪心。
第三十章:修习佛道的人,就好像干草一样,火来了,就必须远远避开,否则必然遭到大火焚烧。因此,修习佛道的人见了各种物欲色欲,都应当远远地避开它。
第三十一章:淫欲生于你意念,意念全在思想间。淫心不起思想静,色欲顿失行端正。
第三十二章:人因为有爱欲,便从此生出许多忧愁烦恼,从忧愁烦恼又生出许多恐惧害怕之心。
第三十三章:修习佛道,就应当有坚定的信心,勤奋勇敢,一往直前,不要害怕前进道路上的种种敌人,定要消灭一切障碍修道的业障恶魔,从而修得佛道正果。
第三十四章:在修道时,如果急躁暴烈,身体就会疲倦;身体如果疲倦了,意念就会生出种种烦恼来;意念如果生出烦恼,在行动上就会退步,不修行了;你的行动如果退而还俗,那么你的罪业就必然会加重。只要你清净自己的心境,心安意乐,佛道就不会失去,就必然会成道。
第三十五章:修道,好像人炼铁一样,只有把铁的渣滓去掉了,制成器物,那么这样的器物才会精美结实。修习佛道的人,只有去掉心中的贪欲杂念,你的道行自然清净了。
第三十六章:真正悟道、具备佛家无上智慧之心却是很难的;虽然修得了佛法智慧之心,但要达到最高佛位的无修无证境界却很难。
第三十七章:佛家弟子虽然远在数千里之外,但如果能一直记着我的戒律,切实奉行,那么他一定能修成佛家正果;在我身边左右的弟子,虽然他们经常见到我,但是如果他们不按照我的戒律办事,那么他们最终也是无法修得佛家正果的。
第三十八章:人的生命是一呼一吸间。
第三十九章:修习佛道的人,对于佛教所有的经典言教,都应当相信奉行。就好像人吃蜂蜜一样,不论是中间的蜜糖,还是外边的蜜糖,都是一样甜的。
第四十章:沙门修行佛道,不要像推磨的牛那样,只在行动上转圈子,而不用心。身体行动上虽然在修道,拜佛念经,持斋执咒,但内心并不注重修行。如果能真心修道,按佛法奉行,行为上不用修持也是可以的。
第四十一章:修习佛道的人,就好像一头牛背驮着很重的东西,在很深的泥里艰难地行走,疲倦到了极点,不敢向左右看一眼。只有走出淤泥道路之后,才能稍微休息一会儿。沙门应当看到,色情物欲比淤泥还要厉害。只有一心一意思念佛道,按佛法奉行,才可以免除人生之苦。
第四十二章:生生灭灭,时兴时衰,随缘而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