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院子里吃早饭,屋里睡觉的土豆醒了。因为我们赶时间,只好让婆婆去卧室看他。土豆醒来后在哭,一起吃饭的先生赶紧答应:“土豆,来了来了啊。”婆婆开始往卧室去,土豆还在哭,先生便一直在叫土豆,婆婆自己却没有回应孩子。
我当时就想,为什么不回应一下,让孩子知道奶奶马上就到他身边了呢?
我吃完饭回卧室拿东西,土豆看起来不高兴。我上床抱了他一会儿,安慰了一下,但上班时间到了只好把他放下。他一看我们都要走,想哭。婆婆进来给他穿衣服,我在旁边整理东西。土豆一直在小声哼唧,婆婆不悦地说:“不要哼哼唧唧,不要老是那么拧巴(大意)啊。”孩子听了哭的更厉害了,我听了心里也不高兴。
为什么他们总是不能接纳孩子的情绪?为什么一些人总是不喜欢孩子哭?对于一个一两岁的小孩子来说,哭是多么正常的现象啊,大人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地接纳孩子的坏情绪呢?
记得上一次也是这样,我们刚好要走,土豆醒来哭了,先生在外面喊了几次“土豆,在呢在呢。”婆婆却只顾找衣服而没有回应孩子一下。先生催她赶紧去,她不高兴地说找衣服呢。先生不理解地说:“那你至少回应一下孩子啊。”婆婆也急了“娃子哭一下又咋了?”这话让我们听了很不爽,完了她见到孩子又说他爱哭。这样的结果是大人都有情绪,孩子也感知到了自己不被接纳,于是哭得更厉害了。
我最见不得这样的情形,本身孩子醒来见不到大人就感到害怕无助,现在却连哭都不被允许了,还被嫌弃,被否定,他心里不是更难受吗?
我走的时候孩子已经不哭了,婆婆抱着他站在院子里,我说妈妈上班了,土豆再见。土豆迟疑了一下面无表情地回应妈妈再见,不似往日那般欢快。也许孩子的起床气还没有消呢。
看着孩子不悦的样子,我心里也感到无奈。没办法,只能狠心地扭头离开,总要去上班啊,总要生活下去啊。老大小时候一直在我们身边,每天在学校里,只要没课我就可以回去陪他一会儿。老二现在和奶奶在家,我们在学校,只有下班的时候回去看看他,有时候中午回去还要忙着干点别的事情,晚上回家了也是就一小会儿就瞌睡了,想想陪伴他的时间真的太短了。再亲眼目睹可怜的人儿有情绪了不被接纳,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儿。
孩子有情绪不可怕,孩子哭闹也不可怕,怕的是大人不接纳真实的他。一个小小孩不被允许哭,这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每个成年人都曾是孩子,只是很多人常常不记得这一点。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无条件地爱着我们的小孩。不要用言语吓唬他,不要用糖果诱惑他,不要画个大饼哄骗他,不要否定他的想法,不要嫌弃他的哭闹,而是完完全全地爱着他原本的样子。那样的孩子,才是自由的、舒展的、自信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