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4丨“知行合一”的本质
吴伯凡
“同步”是中国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概念。懂得了这个概念,我们就会对“知行合一”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一、“行”与“知”的释义
1.“行”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从“同步”的角度看“知行合一”:“行”是“知”的一个同步。
既然心外无物,物是心的产品,行动也就是心的一种同步状态,你行动的效果、成败都取决于心的状态。
用王阳明的话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一个念头一旦发动起来,本身就是“行”。
2.“知”
“知”字,左“矢”,“矢”是射箭的意思,右“口”,“口”是目标。“知”就是指射箭达到了目标。
“知”的意思有很多:
感知。比如“春江水暖鸭先知”,“知”是最常见的意思——了解。
深切沟通。比如“知己”,是一种深切沟通的状态。
掌控、管理。比如古代官职:知府、知州,是朝廷派个人去掌控、管理、运营那个地方。
“知”的本来意思是“射箭时看到且达到了目标”,强调的是要正中那个目标。
以前讲过“中庸”,“中”是不偏,“庸”是不易,说的也是射箭的事——箭射到最中间,射中了,这叫“中”;这次射中,下次还射中,这种不变的状态叫“庸”。做到“中庸”是非常难的。
射箭表面上是个行动,但最后射中靶子的结果取决于你的“心”和“知”,这个“知”既是一种认知,更是一种行动。换句话说,射中靶子实际上是内心真正知道了怎么射箭以后的一种同步方式,心不知,是射不中靶子的。
二、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实现的知
“认知”,本质上是一个行动、一个生产体系。感知结果是感知设备的一个呈现和实现而已。
举个例子,一台单反相机和一个只有200万像素的早期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照片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设备不一样,或者说,这两张照片是它们各自设备同步的结果——表面上是“行”的不同,实际上是“知”的不同。
我们经常说“求知”,好像“知”是一个对象,放在那里,我们伸手去拿就得到了这个“知”。所以我们自以为获得了知识,就能够掌握这个世界,就能达到我们的目标。但真正的“知”不是“见到即得到”的。就像我们射箭的时候,不是你看见那个靶子你就能射中那个靶子。
所以,与其说“知”是一种对象、一种可追求的东西,不如说知是一种状态、一台设备、一种储备,你的行为是这种设备运行和发挥的一个结果。
简单地说: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实现的知。所以王阳明说“致良知”,“知”是一种状态,你念头一旦发动,就已经是行动了。
三、先知而后行,真的对吗?
王阳明除了打仗之外,还有两样绝活:
第一个是射箭。有一个太监以为他是一个文人不会射箭,为了羞辱他,和他比射箭。比赛的时候,王阳明气定神闲地拿起箭,不声不响三次连中靶心,就让那个太监很服气。
第二个是书法。王阳明是个大书法家,很多人第一次看到王阳明写的书法的时候,都有这种感觉:惊为天人。他的书法有一种淹没你的气势,这是很少书法家能达到的状态。
射箭也好,书法也好,它首先是一种“知”。你知道怎么射箭,你知道怎么写书法。但是不能说“我知道怎么射箭,但是我射不中”“我知道怎么把一个字写好,但是我写不好”。
“写好”是一种“行”,知道怎么写好是一种“知”,这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它并不是先想好了怎么去写,懂得了怎么去写,再去写,而是在写的一瞬间,“知”和“行”同时发生了。或者说,纸上的书法就是书法家心里的书法的一个同步而已。
王阳明是这么概括的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常识告诉我们,很多事情要先知后行,但按照这样的逻辑,你要先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再去活着,也就是先知道怎么游泳再去游泳,这显然是荒谬的。
“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很流行,翻译一下,你就会觉得这句话很荒唐:已经看了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什么还是写不好书法呢?进一步翻译就是:你已经知道了书法,已经实实在在地在你眼前看到书法了,为什么还写不好呢?
后一个问题其实跟前一个问题是一回事。
四、认知+行为=学+习
本单元课程刚开始讲到“所谓的认知就是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建立一个高带宽的专线连接”。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偶然连接的,但神经元连接的一个规律就是:你只要不断地重复,它就会从偶然一次连接开始,逐渐建立一种固定的连接,而且这种连接重复的次数越多,连接就越稳固。在遇到某个情形的时候,一个神经元或一组神经元可以立即和另外一个神经元或一组神经元建立一种连接。这个连接越牢固,它抑制其它神经元的能力越强,就越具有一种“特权认知”——当仁不让,先声夺人。
神经元的建立连接,从“偶然连接”到“固定连接”,从“低带宽连接”到“高带宽连接”的过程,就是一种练习的过程。
“练习”的英文是practice,它还有一个意思是“实践”。我们把王阳明的“行”也可以翻译成“实践”——知行合一,认知和行为的合一,就是学和习的合一。
由孔子创立,王阳明发扬光大的儒家思想特别强调“习”的重要性。“学”是一个建立初步连接的过程,“习”则是把这种偶然连接固化,形成高带宽的专线连接。孔子讲“学而时习之”“性相近,习相远也”,还有王阳明的著作《传习录》,这里的“习”都是“练习、实践”的意思。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这本身就是一种“习”的过程:你好像在“温故”,其实是在反复刻意练习。
五、“知行合一”的本质
“行动”就是已经形成的神经元连接在相应场景下的一种发挥。“行”的品质取决于这种连接的带宽是否是专线;而这个“行”是否是高带宽、固定的连接,取决于你反复的“行”。
现在很多讲王阳明“心学”的人,一说到“知行合一”,就说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其实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知行合一”应包含两个方面:“行”本身是“知”的一个同步的结果。“知”是反复“行”形成的一个固定连接。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是“知行合一”,这也正是“知行合一”的本质。
吴伯凡
划重点
1.“知”不是一种对象、一种可追求的东西,应当说是一种状态、一台设备、一种储备,你的行为是这种设备运行和发挥的一个结果。简单地说:知是未发动的行,行是已经实现的知。
2.你“行”的品质取决于这种连接的带宽是否是专线;而这个“行”是否是高带宽、固定的连接,取决于你反复的“行”。
3.“知行合一”的本质应包括两方面:“行”本身是“知”的一个同步的结果;“知”是反复的“行”形成的一个固定连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