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旅途想法哲思
为什么你那么努力了,还是没有升职加薪——两种职业策略帮你解惑

为什么你那么努力了,还是没有升职加薪——两种职业策略帮你解惑

作者: 雪兆峰年 | 来源:发表于2020-11-21 19:30 被阅读0次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老老实实走一步看一步,还是制定好目标,执着地向着目标前行?

这两种选择其实对应于职业中两种匹配策略:

一种叫做资源策略,就是从已有的能力资源出发,先做好手边的事情,能做什么做什么,能做好什么做好什么。
另一种叫做愿景策略,就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倒推满足条件——要达到这个目标,我该有什么能力和资源?然后主动地去补。

你会选择哪一种策略呢?

也许大部分人都会倾向于选择愿景策略,满足自己需求,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想想都美。但现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困难和挫折会磨掉你的远大目标,让你安于现状,进而转向资源策略。

到底哪一种策略好呢?其实两种策略各有优劣。

生涯规划师古典老师具体分析过这两种策略,他认为:

资源策略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跟随策略,它的好处是效率很高,非常务实,马上能开始,立刻就有收益,而且压力很小。坏处是你做的事情可能不完全是你想做的,你收到的回馈也不一定你都喜欢。长时间的跟随会导致一个人的惰性,如果一个人总是待在自己舒适圈里,一个萝卜一个坑,长久下来,萝卜变成了坑的模样。一旦组织变化,他自己是第一个被淘汰的。
愿景策略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领跑策略,它的好处是你终究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坏处是,这可能需要很久,因为能力和资源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完美主义其实就是一种愿景策略的失败示范——你纠结于要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资源能力短期内就是不够,就迟迟不拿出手,越是不拿出手,越是没法做下一轮互动——结果自己把自己憋死了。

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职业,职业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选择不同的策略,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资源策略非常适合那些门槛不高,但实践经验大于知识学习的岗位,比如销售、市场、传媒、产品经理、行政、人力,这些领域门槛不高,但想做好必须有丰富的实操经验。这样的职位边练边学非常重要,一定要尽早开始做,练中学。

愿景策略适合那些需要大量完整的专业知识积累才能开始的岗位,比如说医生、律师、科研,这些领域要做好需要数年的完整训练,一定要尽早选定,尽早开始,先学好再练。而且一旦选定,转换成本很高。

很多人职业发展不顺利,很大原因就是搞混了职业策略。比如,有些人想当作家,看了很多书,却一个字也没写。而写作其实更符合资源策略,是一个练中学的事。相反,有些人想做研究,当科学家,自己在家搞死了研究,并宣布发现了重大科研成果,最终结果只会成为“笑话”。这都是发展策略搞混了。

那对于不同的职业阶段,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呢?

对于刚刚进入职场的新人来说,这时候组织强大,个人没有根基——最好的策略是资源策略。先搞清楚公司的需求是什么,先适应单位环境,再求自我发展。这个时候组织在领舞——它对你的期待是先做好手头事,也会提供很多资源、培训、谈话,帮助你跟上。

度过了适应期,资源策略的劣势就逐渐显现出来了,被动跟随让你进步不多,这时候就需要你转换成愿景策略——你到底想要什么?你如何发挥自己独有的天赋和优势?你如何在组织里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时你有了成功经验,有了话语权,也有了能力筹码。组织反而会主动思考如何满足你的需求,升职、调岗、还是内部创业的机会……你开始领舞了。

如果将这两个策略搞混了,也是灾难——

这个例子你一定听说过,有一位名校毕业的研究生,进华为一段时间后,给任正非写了封万言书,详细地点评了华为的经营策略和发展建议。任正非的批示是:“如果没有精神病,建议辞退。”

一个组织的经营策略和战略,不仅仅基于教科书,更加基于组织背后的历史、企业文化和未来趋势——这不是一个刚进入组织的人可以马上理解的。这个新员工显然选错了策略。

从资源策略到愿景策略,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职业是一个持续地通过满足他人需求来自我实现的社会交换手段。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人听说耶稣是个圣人,于是前往耶路撒冷拜访他。到了城外,他却看到耶稣正蹲在地上,为他的一个门徒洗脚。他非常失望,为什么你这么高贵的人,却去做这样低贱的事情呢?

耶稣站起来,甩甩手上的水珠,说:如果你想领导谁,就服务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你那么努力了,还是没有升职加薪——两种职业策略帮你解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ve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