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21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21

作者: 艺凡会发光 | 来源:发表于2023-03-24 00:07 被阅读0次

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 第四章:教训所在之苏轼下狱

艺凡:今天咱们讲点啥呢?

易中天:从苏轼讲起。元丰二年(1079)七月,苏轼被捕。

艺凡:罪名是啥呢?

易中天:诽谤。逮捕令是神宗皇帝亲自签署的,专案组张璪和李定负责。皇帝还批示,由御史台选派朝臣一人前往今天的浙江省湖州市,将时任知州的苏轼捉拿归案。御史台选派的太常博士皇甫遵不敢怠慢,带着一个儿子两个法警立即出发,日夜兼程。

艺凡:苏轼被捕了。他是怎么诽谤的?

易中天:苏轼担任湖州知州后,照例要上表谢恩,一个早就存心找茬的御史在奏折里发现了“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之语,另一个御史又在苏轼诗中发现了攻击新法之辞。御史中丞李定掌握了这些材料,便上书弹劾苏轼,奏请皇帝严加惩处以儆效尤。神宗也果然龙颜大怒。

艺凡:李定为啥要害苏轼呢?

易中天:因为他们是因拥护变法而青云直上的,何况扬州人李定还是王安石的学生。熙宁三年四李定便去拜访王安石的朋友李常。李常问:南方民众对青苗法怎么看?

不知底细的李定答:全都拥护,没有人说不好。

李常却是反对青苗法的,听了很不高兴,便说:这话你不要到处乱讲,朝廷对此争议很大。

于是,李定便去见王安石。他说:学生进京,只知如实禀告,没想到有些话不能讲。王安石却很高兴。他说:如果见了圣上,当然要实话实说,为什么要看别人的脸色?

后来进宫,李定就大讲青苗法如何得人心。

结果,神宗皇帝也很高兴。

李定从此飞黄腾达。

艺凡:反对新法的人很多,为啥只有苏轼被捕了。

易中天:因为韩琦也好,富弼也罢,还有文彦博和司马光,都是公开反对。他们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光明磊落,让皇帝觉得动机纯正,精神可嘉。苏轼当然也不鬼鬼祟祟,所以神宗对他一直怀有好感。可惜,他不但上书,还要写诗。

艺凡:写诗又有什么不对呢?

易中天:上书是对皇帝讲,写诗是对民众讲。对皇帝讲,话再难听也是忠君爱国。对民众讲,就有居心不良之嫌。何况诗是很容易煽动情绪的,苏轼的读者和粉丝又多。如果李定他们以颠覆政权的罪名起诉,请问谁能替他辩护?

艺凡:也只有皇帝本人。

易中天:但苏轼还写诗讽刺皇帝。

艺凡:难怪苏轼会被关押在御史台的监狱里,与犯人和狱卒为伍了。

易中天:御史台又叫柏台或乌台,因为西汉在御史府种了很多柏树,树上常有乌鸦栖息,早出晚归。本案由诗而起,又由御史告发、御史台审理,所以也叫“乌台诗案”。

艺凡:听这名字,该是文字狱吧?

易中天:对不起,恐怕不是。李定他们倒是想做成文字狱。八月十八日苏轼关进御史台大牢后,这伙人就想把案子越弄越大,据说还是“奉圣旨根勘”。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寻根问底,给朕查个明白!实际上他们也做到了。苏轼所写的文字,但凡能够找到的都调到了御史台,发现蛛丝马迹就无限上纲。于是,不但苏轼本人看起来罪大恶极,涉案人员更多达二十六人,包括泄密的驸马都尉王诜,也包括其实并无过错的司马光。结案意见是:所怀如此,顾可置而不诛乎!

艺凡:这意思,显然就是要判处死刑。

易中天:但是结果呢?王诜等人罢贬,司马光等人罚款,苏轼则由御史台派人押往黄州(监视居住,官阶团练副使,相当于中校团副。到元丰七年(1084)七月改任汝州团练副使为止,他在黄州住了四年,写下了著名的《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还在名叫东坡的地方盖了房子,自称东坡居士,从此人称苏东坡。

艺凡:雷声大,雨点小啊!那么,原因何在呢?

易中天:且听下回分解,皇权本是钟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2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xu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