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之趣——清明

作者: 秋水翁 | 来源:发表于2023-11-15 23:47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江山文学网,ID:秋水翁  ,文责自负。

网络图片

如果有一个节日,既带着欣喜,又牵扯着伤感,那一定非清明莫属。

地理学上指斗转正东偏南,处乙位,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大地春和景明之时,即为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讲:“清明,叁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叁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清明位处二十四节气之五,介于仲春与暮春之间。于是翻看今日黄历:庚子年,己卯月,戊戌日,清明。微风,无雨。

《礼记.月令》: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意为桐树感天气温暖,开始抽芽开花;阳气盛而阴气绝,田鼠感阳气而蛰伏于地下洞穴;天空清明,雨后便会出现彩虹。

此时节,故乡山川河流青绿一片,水缓流、山渐青;花盛绿肥,瓜生藤茎;麦穗染白,菜荚含青。农野乡下,祭祖扫墓,赏花斗草,天人和谐,草木含情。

蜀中清明,菜花已谢,菜荚正青。常记儿时散学归来,伙同村中少年,钻入菜地,左呼右应,不见人影,但闻嘻嘻哈哈之声。

有时捉一小虫,名曰“翘壳虫”,寸长,黑甲,扳开其颈,仰面平放于地,见其身子一挺,弹跳有力,约一尺来高。于是放学归来,书包丢至一边,三五孩子围坐田野小路,掏出火柴盒里的小虫,每人一只,以弹跳高度取胜,一时间田间山间,叫喊声,加油声,响成一片,及至暮霭沉沉。

几阵春雨,小河水溢,漫过河堤,“哗哗啦啦”流过不停。便取一斑竹鱼竿,细线轻漂,携一小桶,河边湿泥里掏一蚯蚓,穿钩,便可静坐河沿享受一日春风。

有时水田浸水,春草萌生,就与弟弟身背芭篓,寻田里浑浊水窝,双手轻轻捧起,连泥带水而出,便有一泥鳅,光滑身子,左右摆头。归家来交与婆婆,去其头,掏净肠肝肚腑,洗净,放上盐,找一片菜叶,芭蕉茎捆住,丢进灶火灰里,待菜叶焦糊之时取出,趁热吃,有一种泥土的清新之味。

多年前居山城重庆,妻子老家清明节做一小吃,颇有意味。山坡田野,掐一种青中带白,有软毛的野菜,切细,与面粉混合,软如耳垂,锅中放油,取面糊下锅油炸,及其金黄时,取出,咬一口,外酥里软,清新爽口,青草之味。

也曾记故乡山坡上生一株野生油桐树,清明时节正冒黄绿叶芽,一片两片,新绿而嫩红,略泛水色,配合着光滑细长的枝,如乞丐伸手讨钱状。只是那花,缀在枝头,三朵五朵,或开或闭,总让人不忍离去。含苞的骨朵,白中透红,如蛾眉睡眼,玉肤红眸,似睁非睁,动静生辉;开的花朵,似粉面含笑,玉唇轻启,欲说还羞,轻风中,摇曳轻舞,犹吐芳心。阳光下,不闻花香,只见烟霞。

年年清明,总记桐花,归家之时,常立花下,默默沉思,与心说话。然近几年,土地流转,再寻桐花,唯一抔新土,几片枯叶,不见桐树。于是年年也寻旧地,不只看花,却看红土,顾念青春,叶落花枯,孤立一人,含泪谁诉?

常记爷爷说的一句话:“春来农忙,不问爹娘,清明就下秧。”

于是取菜园里育的小秧苗,连苗带土,装入撮箕,担入田地,分叶下田,捞脚扎裤,俯仰之间便见水田如初春之草:遥看绿,近看泥。夕阳落山之时,父亲坐于田埂,伸伸腰,点上烟,默望田地秧苗一片,一边吸一边嘀咕:“今夜无雨,明日苗就稳固。”

麦田花盛,白雪点点。常随父母,寻麦行空隙处,浅挖泥窝,父亲浇粪水于前,我放种紧随其后,三五粒苞谷,丢入土窝,似金粒入泥土。再盖上细土,不几日,麦行便见嫩苗,几片绿叶,娇娇而羞。

清明时有雨,曾记儿时背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借了清明雨,匆匆去赶赴一场春的约会,然山野、乡村、和风、细雨,有杏花飘飞的酒家,恐怕错过了那场相约,也是值得的罢。

最羡慕文人们的情趣,气清明净之时相邀三五好友,观一山一水,玩一石一木,游一村一室,入诗入画,把心静静地安放在另一个世界之中——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古人多么悠闲,绕曲水饮酒作乐,载歌载舞,真是神仙一样的心境啊!

故乡的春祭总在清明前后,这是世世代代留传下来的习俗。曾读古书《梦粱录》记录杭州清明盛况,其上曰:“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得行乐……殢酒贪欢,不觉日晚。红霞映水,月挂柳梢,歌韵清圆,乐声嘹亮,此时尚犹未绝。”

年年清明,均归家省坟。曾记爷爷在世,当先约族中长辈,再嘱亲兄从弟,约定时日。小镇上购彩纸,打成铜钱小孔,成长条形。及至约定时间,一家老小,肩扛锄头,身背祭品,手提钱纸,一把彩条,一路穿花度柳,嬉笑而去。

一路之上听爷爷讲家族旧事,以怀先人,一代代,一辈辈,生生不息,故方知人生来自何处,将归何往。

及至坟地,去除坟上杂树乱草,再取纸钱,插上香烛,点燃,先祭天地及孤魂野鬼,再祭祖宗,行祭拜之礼。

于是取彩纸条,用一木棍挂其一端,插于坟头之上,彩纸散开,红黄紫白,迎风乱展。故乡称挂彩纸为“挂青”,取挂念亲人之意。待纸钱烧完,取坟侧新土,用撮箕装上,从坟头到坟尾,依次垒新土,似新坟状。爷爷常说,坟头年年垒新土,家族辈辈出新人,倘若祖宗坟头野草丛生,野鸡乱飞,想必家族也便荒凉了。

所以祖宗坟茔,年年新土,岁岁新绿。

不想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爷爷已过世多年,每至清明便由父亲主持,人面不再,然风俗依旧。

于是电话询父亲今年几时“挂青”。父亲正言:“早已约定,清明前,本周后。春和景明,只盼早归。”

2020年3月21日于金犀庭苑

相关文章

  • 时令之趣——清明

    时令之趣——清明 文/秋水翁 如果有一个节日,既带着欣喜,又牵扯着伤感,那一定非清明莫属。 地理学上指斗转正东偏南...

  • 时令之趣——立春

    时令之趣——立春 一 昨夜一阵小雨,从...

  • 时令之趣——春分

    地理学上指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又恰是九十日春天之一半,故曰“春分”。春分位处二十四节气之四。古人说:“春分...

  • 时令之趣——雨水

    庚子之初,正月既末。清晨自梦中而醒,但闻窗外风雨,淅淅沥沥,由远而近,由近去远,如轻风过湖面,“悉悉唰唰”之声;亦...

  • 时令菜肴之清明香椿

    民以食为天,对于吃的,人们总是孜孜以求。生活水平提高了,从吃饱吃好到吃出健康,也就开始挑剔,寻常的菜肴已经不能满足...

  • 时令之趣一一惊蛰

    惊蛰,古称“启蛰”,位二十四节气之三。古时为避皇帝讳,改“启”为“惊”,沿至于此。俗语:“惊雷响,万物长”,惊蛰为...

  • 记统编教材使用培训2019.12.31

    2019最后半天 进修校勤学习 志之所在 趣之所在 愿2020一切清明 ……

  • 【四时景物皆成趣】

    春之趣,趣在泉水叮咚, 春之趣,趣在春花烂漫, 春之趣,趣在柳树飘然, 春之趣,趣...

  • 假日杂侃:素食

    2021.4.4(清明): 01. 陪宝贝办事,中午,宝贝带我去她常去的那家自助素食餐厅(素馆),体验素食之趣,品...

  • 知我16

    若欲守得恒常之趣,此心当惯于惨淡之境,当惯于惨淡境中觅得无趣之趣,夫唯无趣之趣,是可谓之恒常之趣,及至惨淡之境亦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令之趣——清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ai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