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什么行为会让你失控呢?哭闹?说谎?把玩具扔一地?不好好写作业?拖拉?害怕困难?不听话?人际关系中什么行为令你愤怒?多管闲事?喋喋不休?不着四六?死乞白赖?暴戾下作?生活中发生什么会让你恐惧?某人冷漠的眼神?遇到恶犬?摇摇晃晃的醉汉?权威的咆哮和指责?
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我们会失控、愤怒、恐惧?像是有个开关,总会有某一类事情令我们更容易爆发,每个人触发点都有自己的个性,大家也存在某些共性。这跟大脑边缘系统的杏仁核负责的内隐记忆有关,也跟海马体发挥不了外显记忆作用相关。
在生命的最初18个月里,我们只进行内隐记忆的编码,婴儿会记录气味、味道、声音、饥饿、恐惧、幸福等感知、情绪、身体感觉。随着不断长大,我们还会对爬行、走路、说话、骑自行车的行为进行编码。这些都是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并且会自我启动。它们会塑造并过滤着我们当下的体验和感觉,简单说,我们会因为别人认为芝麻绿豆的小事失控,并且不知道为什么。
外显记忆两岁时开始出现,它的编码依赖如下能力:集中注意力、将体验元素整合到事实性或自传式表征中,取决于海马体的发育。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不记得婴儿时期的事情,海马体这个硬件还没发育好怎么去发挥作用呢?随着海马体的成熟,我们开始能够编码外显记忆,包含事实记忆和情节记忆。
但是只有在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才会激活海马体,进而将分散的内隐记忆拼图联结在一起。当海马体断线时我们会忘记之前清醒的时候做过的事情,酒精、某些安眠药、狂怒、压力大、创伤等都会导致海马体关闭。比如工作压力过大时你通常记性也会变差,明明刚才写字还在用的笔怎么都找不到了;钥匙刚才还在手里,一转眼不知道放在了哪里……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编码伴随我们一生。如果记忆止步于内隐,无法外显,将会把我们囚禁在牢笼,我们会不停地莫名其妙地发火、采取伤人伤己的行为,事后又懊恼不已,所以必须把内隐记忆整合,让它们外显,这样,我们才能够了解世界和自我,智慧而明确地生活。
#第七感 08.记忆 记忆扭曲的越战老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