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作品推荐婚姻育儿教育
如果没有那次偶遇,会怎样

如果没有那次偶遇,会怎样

作者: 姑苏淼淼 | 来源:发表于2017-03-02 08:09 被阅读134次

    父母在,吾身尚有来处;父母逝,人生只余归途。    

    读完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对于这句话,心底有了更深的体悟。     

    林海音,台湾女作家。    

    《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城南旧事》中的最后一章。    

    文章里的父女深情,令人唏嘘感叹。    

    爸爸的花儿落了之时,也是女儿的怀念开始之时。    

    亲情故事,讲的好的话,那些小的细节,钩心挠肺的。   

      想到两个故事。    

    故事一。    

    上大学时给了爸爸一个QQ号,他的好友只有我自己。    

    爸爸拼音不好,不能经常跟我聊QQ,语音吧,又怕我太忙。所以他把心思放在了他的QQ签名上。    

    即便他不上线,我也能知道他最想表达给我的信息。    

    我上学期间,他的签名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后来我工作了,他的签名变成了简单两个字:想你。爸爸去世五年多了。我的QQ签名也变成了:想你。    

    这个故事抓心在哪呢?    

    爸爸的QQ好友只有儿子一个人,将想对儿子说的话写在签名里。 中国式父亲,隐忍不发的爱,不招摇,不张扬,却蚀骨铭心。    

    故事二。    

    曾周,八十年代北大生物系的学生,在陕西佛坪考察大熊猫时跌落山崖。     远从广东而来的父亲。老人坐在儿子的墓碑前默然无语。    

     直到太阳西落,才缓缓的站起身来对着山喊道:     周周,爸爸来看你了,爸爸老了,走不动了,   这是爸爸最后一次来看你了。    

    这个故事,短短几十个字。    

    不能细细揣摩,怕文字背后潜藏的悲伤袭来,承受不住。    

    亲情故事,读的多了,便挑剔起来。    

    轻易不感动了。    

     能打动我的,常常是为故事里的普通父母心酸。  于这个世界而言,他们微小如蝼蚁。 于儿女而言,他们竭尽全力做的一件件小事,让他们变得高大无比。    

    父亲的QQ签名,微小举动,父爱如山,耸立无言。    

     曾周父亲。最后一次看望孩子,老了,走不动了。说明前面来过多次。    

    前面的多次,每一次都是撕心裂肺。    

     最后一次,此生不再见。    

    不敢想象,一步一回首,分别的刹那。    

     推荐读《爸爸的花儿落了》,文章里的感人亲情是一因素。    

    父亲病重无法参加毕业典礼,藉此闪回往日的一幕幕。    

    毕业典礼的骊歌响起。歌声里,回眸往昔,父亲的教诲伴随着童年即将远去。    

     伤感,感伤。    

     荐读还有一层想法。  看看文中的父亲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爸爸的花儿落了》里的父亲,为督促女儿早起,打过她。打过不放心,贱贱的跑学校去送花夹袄、两个铜板给女儿。 

    重病期间,鼓励孩子独自参加毕业典礼,说:“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还不忘叮嘱:“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    

    鼓励女儿独立,说:“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父亲的爱与期望在一句话里展露无遗:“闯练,闯练,英子!”   

      这是一个会教育孩子的父亲。    

    动手打,立规矩。送夹袄,爱孩子在心里,规矩还少不了。   

      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一以贯之的教育思想——让孩子闯练,有主见,有远见。    

    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日常的教育,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点点滴滴,刻在孩子心头。    

     若平时不过问孩子的一切,偶尔揍一顿,偶尔熊几句,教育不好孩子的。    

     同样一则与亲情有关的故事,并没打动我。    

    算作讲的故事三吧。    

    高中时一个同学沉迷网络,时常半夜翻墙出校上网。一日他照例翻墙,翻到一半就拔足狂奔而归,面色古怪,问之不语。从此认真读书,不再上网,学校盛传他见鬼了。     后来他考上名校,后来我们问到这事,他沉默良久说,那天父亲来送生活费,舍不得住旅馆,在墙下坐了一夜。    

    读完,刹那间冒出一个怪念头,假如,假如翻墙没有遇到父亲呢。假如,父亲蹲在另一堵墙下呢。    

     如没有那次偶遇,会怎样?    

    不可否认,蹲墙下省住宿钱的父亲,是好父亲。    

    但他平时的克勤克俭,有被儿子感觉到吗?    

    这个父亲,除了节省之外,对于孩子的教育,介入不够。    

    介入不够,他便根本不知道孩子沉迷网络,时常半夜翻墙出校上网。    

     孩子小的时候,没有给孩子立下规矩,没有有主见的教育思想。说起来,有主见的教育思想,完全可以看作家风的塑造。    

     林海音文中的父亲,为孩子立下了好的规矩,不论啥理由,要早起不迟到。 即便是女儿,也要求能挑担子,勇于跨出家门闯练一番。    

    有前因,才有后果,他儿子高中时翻墙打游戏,不是无缘无故的突发奇想。要是教养一直很好的家庭,家风很好的家庭,很难出现如此行为。    

     大概,这位父亲为了生存,埋头做事挣钱,孩子的教育等于空白。 那个夜晚事有凑巧,促成孩子悔悟,上了好大学。    

     我反复问,如没有那次偶遇呢?    

     有效的教育不要期望偶遇。    

    不要为偶遇庆幸。作为父母,本可以不那么被动的。    

    我们期待教育中某一刻的顿悟,那是建立在长期付出基础上水到渠成的事。    

     翻墙后遇到蹲墙下的父亲,跟中五百万的概率也差不多。    

    话说回来,不能苛求这位父亲做的更多。    

    生存的压力下,哪还有闲情逸致去思考如何教育好孩子。  如同下面一个故事里的父亲一样。    

    故事四。    

    我哥结婚的时候,他忙东忙西,端盘子送碗,尽量不怠慢每一桌客人,来的宾客除了亲朋好友,大部分都是我哥的领导同事和同学。我爸尽量陪好每一个我哥的朋友,虽然我爸不认识他们,但我爸知道这是我哥的关系网,他想“巴结”好他们,让我哥的事业路好走些。    

    默默的做,不言不语,典型的中国式父爱。  时代变了,父亲的教育也需要跟着变。    

    我欣赏的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文中的父亲。   

    撑起家庭生活重担,同故事四里的父亲一样在为家庭付出,但这位父亲最大的优点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时刻不忘教育引导孩子,既有具体的行动,又有极具智慧的教育主张。    

    文中还有一处容易被忽略的闲笔。     

    毕业典礼。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骊歌,告别的歌,离别时唱的歌。  要毕业了,往日画上句号。  父亲病重,离别也就在眼前,心里忐忑而未知。    

    骊歌,是文中亲情的背景乐。    

    从作文的角度看,推荐此文给孩子读一读,这一处闲笔,值得学习。    

    说到学习写法,大可不必告诉孩子妙在哪里。  类似的好文章读多了,比如系列阅读,日日阅读,自然能感悟到好文章的精髓。  

    同样,作为父母,点点滴滴,持续付出,从不间断。    

     不去告诉孩子,孩子也懂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没有那次偶遇,会怎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hh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