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与钝感

作者: er东戈止 | 来源:发表于2022-07-01 00:23 被阅读0次
网图

      人生在世,对外界环境总会作出反应,于是便产生了敏感和钝感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

      敏感的人,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能够及时感知,甚至在外界的变化刚一抬头时,就能准确预测和反应。通常情况下,敏感的人都是共情能力比较强的,是能够与外界情景有效沟通,互动相融,同喜同悲。敏感的人,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生命将是愉快的旅程。但是,若敏感过度,则会过于在乎外界情景变化,包括人们的态度变化,进而纠结,陷入焦虑和不安。比如,黛玉便过于敏感,以至会为落花而流泪悲伤,虽有“葬花吟”之千古绝唱,毕竟是一曲哀歌……

      钝感的人,对外界的变化反应较慢,见事迟钝,有时候外界已经发生巨变,却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而浑然不知。在中国语言的语境中,“钝”似乎带有负面、消极之意,钝感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一种不太完美的印象,有的甚至会把钝感与愚笨、笨拙等等联系在一起。但毋庸讳言,适度的钝感不见得都是坏事。尤其是有的人会主动选择“钝感”,不去过分关注外界的因素变化,也不纠结他人不太友善的言行。选择性的忽略某些可能会影响自己心情又不会对自己的事业发展带来严重的冲击和危害的事。这种主动的“钝感”,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内心纠葛,实际上是一种高明的处事方式和做人的境界——有一份敢于舍弃的果断,生命将是轻松的体验。比如,郑板桥“难得糊涂”,未尝不是一种聪明、一种豁达……

      敏感好还是顿感好?尚无定论,也难有定论。每个人会根据自身实际,区别不同情况、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做出不同的抉择——无所谓对错,也无所谓好坏,只要符合自己特点,能使自己心生愉悦的,便都是正确的,无可厚非的。

网图

相关文章

  • 【初学乍练-001】《钝感》

    知识多→敏感→易受伤→培养钝感 钝感,心理学名词,与“敏感”相对。知识越多的人凡事想的越多,也就越敏感(特别在意别...

  • 人到中年,钝感一点

    因为渡边淳一《钝感力》一书,有了“钝感力”一说。何为“钝感力”呢?钝感,与敏感、敏锐相对,就是不为琐事动摇、不为他...

  • 人生下半场,拼的是钝感力

    有人说:“一个人最大的魅力是钝感力。” 我们常常被教导,要做一个心思细腻而敏感的人。而钝感与敏感相对,在《钝感力》...

  • 敏感与钝感

    ​ 毫无疑问,敏感是写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这种天生的性格特质给我带来数不清的灵感,令我见人所未见,能够体察日常...

  • 敏感与钝感

    生活中敏感总是被人喜欢的,敏感的人大多比较聪明,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有自知之明的人总是可爱的。在工作中...

  • 敏感与钝感

    我好幸福啊!每一天都在感知和体验幸福。一件小事也能觉察到不一样的感觉。学习和培养幸福的感知度,是每一天的...

  • 钝感与敏感

    昨天听了读书会的一本渡边淳一的《钝感力》。这是一本多年以前就听说过的书,其实乍看题目好就知道他要讲的是什么。比...

  • 敏感与钝感

    太敏感了真的不好,我现在是越发感到敏感的痛苦。 别人说话自己总是往心里去,可能一个很小的玩笑就让我...

  • 敏感与钝感

    还说昨天的年夜饭吧。 晚饭过后,别人都在看春节联欢晚会,我选择陪老爸下象棋。有输有赢,大体相当。我发现老爸今天的棋...

  • 敏感与钝感

    人生在世,对外界环境总会作出反应,于是便产生了敏感和钝感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 敏感的人,对外界环境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敏感与钝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mf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