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453629/d68987be666d8279.jpg)
1.格物:“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归于正。心以外,没有物。浅近而言,人能“为善去恶”就是“格物功夫”。“物格”而后“知致”,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知孝,见兄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这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倘若良知勃发,就没有了私意障碍,就可以充足他的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充足到极点,就是“仁”了。在常人不能够没有私意障碍,所以要用致知格物一段工夫去胜私复理,到心的良知没有障碍,能够充塞流行便是致知,致知就意诚了。把心这样推上去,可以直到“治国”、“平天下”。
2.心外无物:按今天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眼睛看到的一切物质,其实都是光的反射,不是物质本身,所以我们就可以这样说,花在你眼中心中明亮起来,但并非是他自身明亮起来,只是光的反射,我们看见的花其实是映射到我们心中的花,而不是眼前的那朵花,它映射到我们心中时,就已经是我们心的一部分,所以它不在我们的心外。
3.心外无事,通俗解释就是你意识到的事和做的事,都是心主使你做的,如果你的心不动,就没有任何事。所以说心外无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