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的恢复高考政策,感谢父母竭力供我读书,感谢老师谆谆教诲,使我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离开了农村,不用过着面朝黄土、头顶烈日的日子了〔当然,现在40岁左右的农村妇女,因其老公外出工作(恕我尽量不用打工一词,以示对进城务工者的尊重)挣钱,也少有妇女干农活了〕。但我的亲人、我的根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位卑未可忘忧国;再说,我一位尊师曾说过:判断一个人是否善良的标准,就是看他(她)对底层人员的态度。如果对底层人员漠不关心,缺乏关爱,决非良善之辈。对此,我深信不疑。
农村最初引起我关注的是农村劳动力的严重减少。以我丈夫老徐老家为例,他们兄弟姊妹5人,唯独他考上大学离开了农村。另外3个弟弟1个妹妹,未能考上大学,都在农村成家了,其子女业已成年。二弟和弟媳在老家做豆腐生意;独子大专毕业,曾在广东、甚至在柬埔寨工作,目前回农村老家,据说准备自己创业。三弟媳夫妇常年在广东工作(独子高中毕业后进入广东一家公司工作)。妹夫常年在广东工作,做到了小包工头的岗位;妹妹因病在老家休养,并极富有爱心地照顾外出打工的小弟上小学的女儿;其独子大学毕业后,在广州一家公司上班。小弟夫妇都在广东工作,一人进厂,一人做零工。粮食收获季节,老徐的弟弟们有的回老家收割庄稼。而他们家的第3代,无论是否考上大学,基本上都不会干农活了。
老徐兄弟姊妹的情况决非个例。
我二叔的2个儿子,长子曾长期在广东工作,而今自己当包工头;其学美术、上过中专的独子与他一起做工程。二叔的小儿子夫妇在浙江工作。小叔的独子长期在深圳工作。李家第3代,目前无一人会干农活。
这个“不会干农活”,既包括农民子女不愿意吃苦干农活;也包括父母供养他们上学,心疼他们,不让他们干农活,以致他们不懂干农活了;还有,夏天农田里蚊虫肆虐,施肥时臭气熏天,喷洒农药时毒气弥漫,晾晒粮食时烈日当空,人们往往趋利避害,不欲为之。再说,全球化时代,为什么农民子弟偏偏就只能干这脏累的农活?
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不仅仅是我老家。广西全州某乡村,全村(简称N村)400多人,在老家的村民不到90人。他们全是老人,无一50岁以下的村民。
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与农业的苦累有关,更与农民的付出与收入,严重不成比例有关。
N村稻田收入,亩产1200斤左右,晒干了亦有1000斤左右。今年每百斤干水稻卖130元,去年是135元。物价上涨,粮价反而下降,农民如何不伤心、失望。今年早稻每亩毛收入是1300元。而1斤种子40元,1亩稻田要3斤种子,40×3=120元;1亩农药80元,有人承包负责;早稻买秧盘、塑料薄膜,约70元左右,以上成本共约270元,加上农民育苗、栽秧、施肥、除草、收割和晾晒的劳动付出,与种田收入相比,严重不成比例,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外出工作的农民,于所在城市,是外来人口,其子女有的虽陪在父母身边,却无法享受城市户口的同等教育;更多的是留守儿童,缺乏管教,一般难以受到良好教育。他们大多走父母外出打工、充当廉价劳动力(远胜于在老家种粮)的老路,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在所难免,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触目惊心的农田荒芜。
N村稻田约280亩,拋荒的约60亩左右。这是直接的农田荒芜现象;也有间接的农田荒芜现象。
我记忆之中,老家南方农作物常见1年3季,我们老家就有稻稻麦(分别是早稻、晚稻和麦子)或稻稻油(分别是早稻、晚稻和油菜)之说;最少也是1年2季。而现在农作物,要么是1年1季晚稻;要么是1+1/3季,因为在1季早稻之后,有一季再生稻,亩产200-300斤,所以,有1+1/3季。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南方,1亩稻田,仅种1季,或1+1/3季,也是一种荒芜。
农民种早稻,加上再生稻,最高纯收入为1300元/亩左右。每家农田人均总共不到2亩。以一家3口计,全家种粮年纯收入不足7000元(因为农民得为全家留下口粮)。以此微薄的收入,如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如何解决农民沉重的人情负担,更如何支付3坐大山——住房、医疗和教育的开支?迫不得已,农民大多只能外出做城市苦累的工作。
外出工作的农民,正如有人说: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代代循环,他们就会变得真正不能干农活了。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农田荒芜的加剧,顺理成章。
面对荒芜的良田,我内心无比沉重,忧心忡忡。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如果粮食依赖进口,世界不堪承受;资本逐利的本性,难以改变,如果国外垄断粮食价格,国人将何以为生?
缺少劳动力的农村,荒芜的农田,出路何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