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少明
气温持续降低,天色阴沉,一场初冬的雪便悄然而至,即使对于身处北方的人来说,下雪带来虽不是惊奇,但也是惊喜。雪后的山川,亦如一幅画卷。
雪花很细,落在行人的肩上却浑然不觉,洁白的小雪花犹如经过细细研制的盐粒,紧密的洒在地上,经过一下午的小雪,地面却累积了厚厚的一层,行走过后,雪地上总会发出簌簌的响声,而后便会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
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天色也渐渐晚了,路灯的光线映照飘雪的路面,行人和车辆越发的小心翼翼,在街灯的映衬下,雪花显的更加晶莹剔透。
雪花拂过行人的肩头,拂过行人的脸颊,透过一片片银光闪闪的世界,记忆里的鹅毛大雪便纷纷而来。
乡村的冬日在一片银装素裹雪的世界,在故乡的山村,儿时的记忆最美好的是雪后的乐趣。
滑雪便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故乡的后面有一座大山,在山的东面便是一处天然的滑雪场,坡度应该在70度左右,长度也因该有2公里左右。因为气温低,在外面滑雪,有一套抵御风寒的装备是必不可少的。那时在农村是没有羽绒服,于是便穿着厚厚的棉袄,戴着厚厚的狗皮帽子,穿上翻毛的大头鞋,在扛上自制的滑雪板和滑雪车,便能尽情的享受天然雪场的乐趣了。
当时并没有滑雪的器材,而是自制的滑雪设备,做好了简单的准备,数十个孩子便向天然的滑雪场进发,当时村里的孩子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并不像现在很多人都搬迁到了城里,或是更远的外地。这边天然的滑雪场便成了孩子们的娱乐世界。大约要经过数十分钟的攀爬,到了山顶,然后才能体验到从山顶上向下滑雪的乐趣。当时北方农村的温度是很低的,最冷的时候气温在零下30度左右,冬日的寒冷并未阻止这群追逐快乐的孩子,于是每到冬季里寒假的时候,便成了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
北方的雪是很常见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在雪后总会有很多的乐趣。一年冬季,当时正在上高中,入冬以后,下了一场大雪,当时的语文老师带领整个班级的学生到学校后面的假山上看雪,尽管当时刚学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首大气磅礴的词,但是在城里的一隅是很难体会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只记得同学间打雪仗,后来又堆起了雪人,玩的很高兴。等回到班级,老师让写一篇关于冬雪的作文,大家又都好像皱起了眉头。
当时的高中语文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个个头很高的老头,总是骑一辆二八自行车,语文晚自习的时候,给大家在黑板上抄一些优美的诗亦或词。于是大家在那漫长的冬夜晚自习里尽情的感受诗歌的魅力。“天边今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还有老师自己写的诗“江南忆,昨夜梦中残。何处借来千里镜,纵身登上大青山。千里望江南”。这些词总是不经意的出现在脑海里。
后来老师出了一本诗词集,想想当时自己也有一本,后来几经辗转,这本书也不知流落何处,而至今也没再见到语文老师。也许是在老师的影响下,毕业后我也到了市里的一所高中交了几年书,而且也是教的语文。想想教书的日子,虽然很是辛苦(由于带班主任工作任务很多),但也收获着初为人师的乐趣。在那间教室,三尺讲台之上,面对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才知道奉献和付出才是真正的快乐。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可能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甚至教师的爱好也影响学生的爱好。想起前几日看的一部电影《启功》,启功的绘画启蒙老师,对其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为启功的择业、人生追求指明方向。启功对自己的老师毕恭毕敬,自己新出的书要找老师来题字。
在老师的生日,已经年过半百的启功给自己的老师双膝跪下,喊出老师的时候。作为观众,我的眼泪潸然而下。脑海里闪过的是自己曾遇到的和蔼可亲的老师,以及自己做过教师的体验,才真正体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深意。
“你用白玉般的身躯,洒向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生命溶进土地,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叶”,这飘飘洒洒的雪花,一如那些默默奉献的园丁,用青春和汗水呵护着满园的枝丫。
那些年的大雪,那些年读过的书,那些年听过的音乐,在若干年之后,仿佛也变成了自己身体里的一部分,在悄然的生长。总有着许多的记忆,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历久弥新。
雪花洋洋洒洒下着,在寒冷的冬季,在皑皑白雪之中的记忆鳞次栉比。工作了以后,进入腊月,快到年关之时,总要回到家乡上坟祭祖。一年冬季,雪很大,整个入冬以来的积雪很厚,车行其上,如在冰地。在寒风尽吹之处,雪很瓷实,方能通行;在山路的背弯处,积雪很软。车子是无法通行的。于是一行人只能徒步的向家乡的山上进发。虽然这座山依然是小时候滑雪的山,但是现在走来却是如此的艰辛,有的地方别积雪覆盖便没有了路,只能靠记忆中的方位来导航。
在积雪寒风中,上坟祭祖之后,才返回到村子。坐在亲戚家暖暖的火炕上,唠家常的功夫,便是满桌子的家乡菜。就是我对来自南方的妻子引以为傲的东北“四大炖”,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排骨炖酸菜、杀猪菜。
此时再看外面的银装素裹的世界,显得分外的妖娆。也只能是在这安静而舒适的乡村,才能体会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天气晚欲雪,能饮一杯无”的乐趣。
传统、记忆于我们来说不可或缺,乡音乡情、乡土气息更是若即若离。
2018.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