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花洲百草园惜欢美文
齐鲁情未了(上) 文/立香

齐鲁情未了(上) 文/立香

作者: 1b48ee85dedf | 来源:发表于2020-11-12 23:01 被阅读0次

神州大地名山大川不计其数,不必说被誉为“第一神山”的巍巍昆仑,也不必说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太华山,也不必说为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的嵩山……各山特色迥异,吸引无数自然爱好者不辞万里奔波之苦,去瞻仰其独特的风姿。

在我心中,唯有一座峻峰卓尔不群,以圣洁泰然之姿耸立于华北平原之上,接受上百次不同朝代的皇帝封禅朝拜。据载,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十三代帝王依次亲登封禅或祭祀,另外有二十多位代帝王遣官祭祀七十多次。历代名人骚客也纷纷慕名而来,吟诗作赋,留下一段段佳话千古流传。现在山体上遗留二十余处古建筑群,两千余处碑碣石刻。

诗圣一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来之笔,把高峰的雄奇峻拔描绘到极致。这座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备受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就是我心中最神圣的存在——泰山。“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语更能体现出泰山在人们心中的尊崇地位。

记得母亲在世时,每隔几年便随同村里很多人去泰山进香。她都记不清自己一生曾去过多少次了。当时交通不便,母亲他们推着手推车或坐牛车,往往跋涉几天才到。

母亲说,起初,他们上山进香是不需要买门票的。传说泰山奶奶的老家就是章丘。那么章丘人自然是泰山奶奶的娘家人啦。娘家人到了,不排筵款待都说不过去,岂有买门票的道理?

但后来,进香的人越来越多,有外地人冒充章丘人,也不买票。为了便于管理,“娘家人”也要买票了。

母亲一大伙人是买不起票的。于是热心的泰安老人就领他们走后山小道。虽然陡峭难行,但毕竟省下不少路费。

我问母亲为什么总要去泰山?

母亲说,因为泰山奶奶会保佑善心的人啊!人有敬畏,活着不累。心诚的人爬泰山是从来不会腿疼的,泰山奶奶会暗自提携他。只要腿疼得厉害的,一定是不够诚心。

我问母亲,“人有敬畏,活着不累”是啥意思,人们不都常说“无知无畏,活着不累”的吗?

母亲笑笑说,你还小,长大后自然就懂了。

母亲曾给村里好几个晚辈去泰山求子,俗称“拴娃娃”。母亲说,泰山奶奶可灵验了。只要去碧霞元君祠的西殿送子观音娘娘那里诚心祈拜,说清楚自家是哪里人,押上十元钱。这时,端坐殿里的僧人就用红布包着一个泥娃娃递过来。求子人立马把娃娃揣在怀里,磕一个头,转身就走。中途不能回头,也不能和别人说话。否则,拴的娃娃就跑了。

母亲说这话时,我和妹妹都偷偷笑,觉得母亲的话如同讲故事。同时,也对泰山充满了无限渴望。

母亲很认真地对我和妹妹说,你俩快快长吧!等成人了,就可以去拜泰山了。

泰山日出(郭本刚摄于2020.11.8)

我说,娘,到时候我和妹妹扶着你走啊!

母亲笑了,说,恐怕那时候娘就走不动了呀!

没想到一语成谶,母亲因操劳过度,身体渐渐虚弱,最终没有带我们去爬泰山。

等长大了,几乎每隔几年,我们都去泰山朝拜一次,每次母亲都用热切虔诚的目光送我们很远,直到十年前离世为止。

一行五人(摄于2020.11.07))

上周六正好是立冬,兄长约着一向要好的同学,我们一行五人又来到泰山脚下。

把车停在红门停车场后,我们决定从红门步行到南天门。或许受疫情影响或者天气转冷的原因,游客并不多。票价也减半,只有57元。实在太便宜了!

仰望泰山,一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油然而生!

第一次爬泰山的情景也立马浮现眼前。

那是二十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家兄长带着我和妹妹也是从红门开始上山。那时候年轻,体力格外好,我们从红门爬到了南天门仅用了四个多小时。

印象极为深刻的是:爬十八盘时只是觉得腿微微发酸,竟然没觉得有多累。我们很虔诚地到碧霞元君祠朝拜了一番,为家人祈福。那时的僧人很是尽责,每看到香客来祈拜,必高诵经文,敲响木鱼,样子也极为虔诚。

在我们来到西殿时,面前有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正在“拴娃娃”。只见她伸出双手,从僧人手中接过一对泥娃娃,飞快藏在怀里,又极认真地拜了三拜,转过身飞快下山去了。这让我们既吃惊又好笑!吃惊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动作如此之快,好笑老人的贪心——竟然拴一对娃娃啊!

下山时我买了一只老虎布偶,妹妹也向商贩讨要了一只小的,一并送给我。说来也巧,我结婚两年肚子一直没有动静,谁知在回来的当月竟然怀孕了。这让母亲和婆婆极为惊喜,她们都说是泰山奶奶赐福。来年六月份,我家一鸣降世了,那年正是虎年。

一鸣和天笑(郭本刚摄于2006.5.6))

一鸣七岁,我们一家连同兄长的好友邢攸辉一家相约去泰山。邢老师是书法大家,帅气豪爽。他的爱妻张宁长相甜美,文静秀气。女儿天笑聪明活泼,娇小可人,和一鸣同岁。

我们同样从红门上山。俩孩子嘻嘻哈哈,稚语喜人。攀爬的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途经斗母宫时,东北方有岔路与盘道相通,竖一石刻门坊,上书“经石峪”三个大字。我们决定转弯去观览一番。

天笑和爸爸(郭本刚摄于2006年))

缓步过漱玉桥,途经高山流水亭时,一鸣摆个“v”手势留影,豪气干云,妥妥的小男子汉模样。路过神聆桥,峪中有缓坡石坪,上刻隶书《金刚经》,红漆涂描,遒劲有力,这就是晒经石了。明隆庆年间万恭书刻“曝经石”。

七岁的一鸣(本刚摄,2006.05.06))

当时我想,瞻仰圣迹,孩子们将来也能成为满腹经纶的才子吧?

曝经石

经过三个多小时奋力登攀,我们两家终于来到中天门。中天门为登顶半程,上下必经之地,建于清代,为两柱单门式石坊。

中天门游人如织,吃饭的摊点处处人头攒动。俩孩子饿得走不动了。无奈,我们只好穿过中天门,沿着高阶下行,在路东的一眼明泉边吃了简单的午餐。

望人松(邢攸辉摄2006)

记得一鸣大口大口吃着雪白的大米饭,一盘土豆丝吃了将近大半。而小天笑只吃了几口就不吃了。天笑妈妈几次柔声劝着女儿:“天笑,看看一鸣,吃得多香啊!你再吃点啊!”

在印象中,我家一鸣从不挑食,任何饭菜都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五年级以后就成了小胖子啦。

一鸣七岁(2006.05.06)

泰山十八盘,难于上青天。我们爬几级台阶,就得歇一下。而俩小孩却嘻嘻哈哈,攀爬得很轻松。人小身子轻快,看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确有道理,老祖宗果然睿智。

天笑和爸爸妈妈(郭本刚摄))

俩小人儿一到天街,撒开脚丫到处跑,拉都拉不住。吓得我和张宁紧紧跟在他俩后边,哪顾得上观看路边风景?唯有晚上睡觉时,俩孩子才消停下来,那时我早已精疲力竭了。现在还清晰记得我看到床铺时的激动心情。

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一鸣和天笑,也都已经长大了:一个成了英俊帅气的大小伙儿,一个成为美丽动人的俊闺女。而他们幼时在泰山的欢笑声,依稀响在耳边。

那时,我们都年轻啊!


岱庙芍药红(2006.05.06)

相关文章

  • 齐鲁情未了(上) 文/立香

    神州大地名山大川不计其数,不必说被誉为“第一神山”的巍巍昆仑,也不必说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太华山,也不...

  • 齐鲁情未了(中)文/立香

    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不管物质还是精神。上天不会厚此薄彼。 2014年农历7月19日,一鸣的高中老师们周...

  • 齐鲁情未了(下二)文/立香

    携数友,爬泰山,看日出,人生何等惬意! 从“斩云剑”开始,石刻密集,三步一幅,五步成联,笔走龙蛇,银钩玉唾,风格各...

  • 齐鲁青未了(下一)文/立香

    同学情,万古情,山高水远相扶行,泰山红叶浓。 时隔四年后,兄长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约上他最要好的同学,我们一行...

  • 贺齐鲁工惠

    职工福音来,齐鲁工惠到。 工友风仪美,众人都说好。 墨书满屋香,婚恋情未了。 要闻齐汇聚,一览尽知晓。

  • 奇人榆木(上) 文/立香

    人们都说,鲜艳的蘑菇都是有毒的,色泽朴素的肯定都是无毒的。有一种蘑菇,外形光滑挺拔,颜色纯洁朴素, 淡淡清香四溢,...

  • 梦中的河 (上) 文/立香

    在生命的旅程中,总会有一条河伴你左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它会在不经意间浮现在你面前,或者,流淌在梦中。我...

  • 海山的传说(上)文/立香

    美丽的垛庄处于泰山山脉绵延处,山清水秀,南依齐长城,东偎巴漏河,北望黄河,西靠群峰,远离喧嚣,气定神闲,端的一派宁...

  • 秋山行吟·齐鲁情未了

    将至未至时南天不近红尘远恨不得踏莲上青天 初临绝巅处气缥缈兮魂飞然忽忆起早上没吃饭 欲哭无泪矣云里雾里凌霄殿南北望...

  • 初雪 文/立香

    近日天大寒,山中更是比城中低好几度。前日我去实验中学充当青年教师素质大赛评委,没有去学校。我家兄长说,山中小雪飘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齐鲁情未了(上) 文/立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um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