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春娜
转眼间,已从教23年,每每回望走过的长路,发现近八年的这段教育之路不是最快乐的,也不是最美丽的,但,是最平和、最丰富的,这种安定和充实,是自己内心最想要的,细细想来走上这段路,是因为——不断学习。默默思量,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还需13年要走,怎么向前呢?
一、现状分析
个人方面,我热爱我的工作,爱我的学生,爱我所教的语文学科,我通过学习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比较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用尊重、平等、民主的方式和学生沟通,通过积极的活动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相信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但从教至今一直担任毕业班的语文,只是对六年级的教材比较熟悉,缺少了对整个小学1-6年级整个小学段的系统了解,新课改的理念还需要吃透,认真解读;语文教学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我需要的是找准一个点进行深入研究,以点带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教出自己的特色。因为,我知道,作为老师,除了一腔热情和一颗仁爱之心,还需要一定的扎实的基本功和教学技能。
二、 发展目标
时间:六年成长计划(2023—2029)
总目标:以正面管教的理念为“经”,以语文读写为“纬”,织出属于自己的语文画卷。
阶段目标:
第一个三年(2023—2026):间周一次正面管教小活动,尝试语文同读共写的实施;边践行边记录,调整并完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提高;整理实践的过程性资料,以便总结经验,形成研究。
第二个三年(2026——2029):成立工作室,和愿意学习成长的老师一起走在教育教学研究和专业成长的路上。
三、 发展途径
1. 读书籍,学理论。阅读教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小学语文读写方面等专业的书籍,找对方向,吃透教材,用对方法;还要读非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书籍,个人成长类的,历史类的,文化类的等,大道至简,当理论通了之后,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信手拈来。
2. 找资源,参培训。火柴公益,橡果书院,马云乡村教师中有许多小学语文老师,也有培训的机会,主动连接,表达需求,积极学习,吸收并整理出所需要的工具。
3. 学同行,补己短。身边有许多优秀的语文老师,他们都有自己的优势特长,通过听评课、教研等方式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4. 借网络,助学习。当下是网络信息的天下,通过关注相关公众号,视频等方式,让大数据为我们寻找自己想要的素材。
5. 立课题,促研究。这种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
6. 常记录,勤反思。实践中总会有磕磕绊绊,用简书记录问题和亮点,反思不足,让践行可视化。
7. 修自己,助成长。教学之路也是修炼自己的路,情绪的管理,沟通的技巧,身心的维护,家庭的经营,这一切都和工作息息相关。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从马里亚纳海沟到珠穆朗玛峰,而是知道和做到。知道民主和尊重很重要,但一张口就习惯性的成了指责和批评;知道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来说,核心就是大量阅读,大量语言的输入让学生在无意识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语感,知道把思考和表达的机会给学生,但一进课堂就是讲课、写卷,就成了一言堂,这背后需要的是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打破旧有的模式,错误的认知,刻板的印象,固化的思维。
道路虽长,行则将至;心有所向,必有回响。我相信,每一个从内心发出的愿望,每一步坚定的步伐,都是为了看见那一张张自信的笑脸,都是为了遇见最好的彼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