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500字佛、儒、道专题每周500字
人生的取胜之“道”,原来老子早已写在《道德经》里

人生的取胜之“道”,原来老子早已写在《道德经》里

作者: 科学打造IP的郭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12-07 23:28 被阅读0次

    持续输出第61天

    绝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在竞争中取胜,但有时候却不得不吞下失败的苦果。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的获胜概率大大增加呢?

    其实是有的,老子早已在下面的《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写明了取胜之“道”: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仍无敌。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对此的理解是:“擅长用兵的人说:我不敢主动去攻打别人,反而愿意采取守势;我不敢主动去侵占别人的一寸地,反而愿意退后一尺地。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才会带领部下参与战斗。所以说,最好的行军布阵,就是看起来不是在行军布阵,挥动着的手臂不像是要参与打斗,手里拿着的兵器不像是要用来战斗,虽然面对敌人却像不用面对敌人一样。这是重视对手但不主动挑衅对手。而最大的祸患,莫过于轻敌,轻敌几乎丧失我所有的制胜之“宝”。所以说,等到真正以武力相对抗的时候,受到攻击后不得不奋起反击的一方通常会取胜”。

    为什么这样说呢?

    正如《孙子兵法》里也提到过,最高境界的竞争方式是“不战而胜”,这和老子的理念是一致的。

    在老子看来,取胜之“道”正在于不战。当然如果你不得不战,那就要采用“哀兵”的作战姿态。

    为什么要采取“哀兵”的作战姿态呢?

    因为“哀兵”不是主动发难这一方,而是被挑衅、最终奋起反抗的一方。他们不会在取得一点小成绩之后就骄傲自大、沾沾自喜,而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项羽和刘邦之间的PK。项羽的军队实力一度比刘邦强太多,他是主动发难的一方。由于在鸿门宴上占尽优势,项羽因此变得骄傲自满,不把刘邦放在眼里。刘邦抓住项羽的这一弱点,抓住时机大力发展自己的军队,最终以“哀兵”的姿态打败了项羽。

    这样一来,你就会明白“哀兵必胜”的道理了。

    “哀兵必胜”的背后,正是“道”在发挥作用。

    由此看来,作战必须按照“道”而行才能取胜。

    其实何止作战呢,我们在处理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遵“道”而行。

    遵“道”而行,其实正是遵照人性的规律而行。

    当你按照人性的规律而行,你还愁不能在竞争中取胜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的取胜之“道”,原来老子早已写在《道德经》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ae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