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就是格律诗。
初唐,宫廷诗人总结平仄韵律和对仗制定了格律诗的体制,后来科举推广,一时大兴。这种明显不同于唐之前诗作品的新形式很快盛行,唐人称这种新诗体为“今体诗”,与“古体诗”互相区别。到了宋朝,文人开始总结前朝诗歌,不能再称“今体”,便将这种诗体称为“近体诗”,这个称呼一直沿用到今天。也就是我们平时俗称的“唐诗”,区别于“古风”。
既然是格律诗,就必须遵循格律。格律有几个方面的基本规则。
第一个是押韵。所有的诗都是有韵脚的,但格律诗是最严格的。如果不写格律诗,写写古风之类的,只需要大致押韵就可以了,平仄同押(一句押“天”,一句押“舔”);邻韵通押(“峰”,“中”通押);句子多了,发生了内容或意象的转化,使用转韵,这些在古体诗里面都是可以存在的,但在格律体绝对不能发生。
格律体分为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不限句数,均是要求一韵到底,不能错韵。而且格律诗大都是以平声做为韵脚,极少数情况下有仄声韵,但是我们今天来新写近体诗,一定要遵守这些押韵方面的规则。
第二个是平仄。这是近体诗最让初学者感觉为难的规则。汉字普通话一二声为平音,三四声为仄音,近体诗的平仄格式是从首句来判断的,而基础形式只有四种:“仄起不押韵,仄起押韵,平起不押韵,平起押韵”,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我们把首句的平仄格式分析出来,再使用“对,粘”的法则就可以推导出整首绝句或者律诗的平仄关系,然后再根据平仄关系选词写诗,基本上就不会有读音上的错误(具体推导关注看以前问答或文章,不再赘述)。近体诗必须要能套用平仄格式,否则就不是近体诗。
第三个是对仗。近体诗中,绝句不要求对仗,律诗要求颌联和颈联对仗,至少颈联(五六句)要对仗,否则出律。排律则除了首句和尾句,其他不论多少句都必须对仗,这是最难写的,历史上也很少有人写好。不管多少句,要遵守平仄关系,要一韵到底,还要句句对仗,这个写出来,更像是作者在炫技。
第四个是写法。近体诗不但在平仄韵脚对仗上有严格要求,写法上也不像古体诗,只要古朴就好,天上一句,地上一句都随便你。格律诗属于精雕之后的文学作品,文章讲究“起承转合”,绝句四句要迅速展开,在叙事和抒情的笔法上讲究快准狠;而律诗相对来说篇幅要长一点,有足够的字数用来铺陈、描写,发挥的重点在对仗的颌联,颈联。而律诗也是每两句一联的遵守“起承转合”的写法,最终合到首联,完成一篇作品。而排律字数就更多,一般在十句以上,作者在格式被限死的情况下去安排自己的写法。
第五个是意境。诗是韵文,同样,诗以言志。写诗,要求意境为先,在格式规则严苛的情况下,要写得更加有诗意,妙笔生花,这样的作品才能称为好诗,这样的诗人才能称得上好诗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