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时候给自己贴上“拖延症”的标签呢?
在你大脑中有一个想法:我要在某某时间之前,完成**任务,取得很好的成果。
现实是:时间到了,任务压根儿没完成,或者踩点儿。
比如说:准备晚上给家人做一顿好吃的,结果抖音刷的太嗨了,只好全家人一起点外卖。
老师布置了一篇论文,让一周之内交上。你原打算两天收集资料,一天写稿,还能留点时间修改。事实上却是,在临交作业前的两个小时,去网上粘贴复制拼凑的一篇交上去了。
领导布置的工作,直到截止时间才交上去,结果不尽如人意,还挨了一顿批。
还有一大堆自我提升计划,早起、运动、健康饮食、看书等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让你觉得自己有拖延症。
那么拖延症产生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if !supportLists]1. [endif]在大脑中有一个过于完美的自我
看见别人健身瘦了二十斤,你是不是想减肥呢?看见别人通过学习某项技能,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你是不是也动心了,想要付诸行动呢?
在你的大脑中有一个过于完美的自我,想要试试顺心如意,然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只能挑一些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来完成。
但是在大脑中产生欲望,并不需要太多的能量。所以你觉得自己要有拖延症,其实是因为你想要的东西太多了,对自己要求太高。
2. 外界的诱惑太多。
但有了智能手机之后,几乎所有人都不会担心自己的时间该怎么打发。手机流量不限量,走到哪都有WiFi,有刷不尽的抖音视频,各种综艺类节目还有各种好玩的游戏,这些东西无时无刻不在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于要完成一些枯燥无聊的任务相比,这些东西的存在对人的诱惑力太大。
想要工作或学习的人,难以抵制手机和游戏的诱惑。想要减肥的人,难以抵御美食的诱惑。
3. 对于要处理的任务不喜欢
拖延症还有一个原因是对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了错误的预估。人们会低估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忽略完成任务所必须的一些细节,同时会对自己能力的过分高估。因为任务的完成是在未来发生的,所以说除非可以以前的经验或精确记录,对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做出准确的判断。
否则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未来往往过分乐观。
4. 意志力告急
我们对于自己的意志力有一个美丽的误解:仿佛意志力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只要我们需要,它就好像超人一样,随时被我们召唤出来,然后自己可以按照大脑的指令行动,对于外界环境的诱惑或者身体发出的一些指令视而不见。残酷的事实是:意志力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对于任何消耗意志力的活动来说,意志力会越来越少。
如果现在你抵御了美食的诱惑,那么在下一刻你能抵御手机游戏诱惑的成功率就会降低。这里针对如果任务完不成。可能会产生比较严重后果的拖延症行为,提出几条建议:
[if !supportLists]1. [endif]先做五分钟再说。当你意识到自己有拖延行为出现时,就是最好的开始。如果这个时候心中十分抗拒去行动,那么说服自己先做五分钟再说。一旦你付诸行动,那么持续行动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if !supportLists]2. [endif]制定十分详细的小目标。给自己制定好尽可能详尽的计划,要在什么时间、地点之前完成什么任务,要有任务完成与否的明确衡量标准。例如:在中午12点前完成1000个字的写作,在一个小时之内做好三道菜,等等。越详细越好。
[if !supportLists]3. [endif]设想未来。在有拖延行为的当口,去想想一下如果任务按时完成了,自己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和感觉。通过想象未来,可以拉近未来的我和现在的我之间的关系。那种美妙的画面,也能够让自己有行动的动力。去想象一下如果减肥成功,可以穿上很漂亮的衣服,朋友们投来的羡慕的眼光,在众人前面展开的自信。
我们都不是圣人,偶尔允许自己拖延又何妨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