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琥珀的小时光

一直都有听过别人谈论过《曾国藩家书》,却至今没有真正去看过。
近日,在听书时,听到百家讲坛里对曾国藩家书的讲解,对曾国藩其人真不是一般的敬佩。
其中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关于“笨小孩”的典故。
1825年,在一个寒冬腊月,本是夜半三更,正是睡觉的好时候,也正是一个贼出入的好时候。在湖南双峰的一户人家,却有一个少年在挑灯夜读,搅和了一个贼的偷盗大计。这个贼就想着"既然有人读书,那我就等他读完书,在行动"。不想在梁上睡了大半宿,这个笨小孩却依旧在被开篇"庆历……四年春……"。贼就急了,心想我听了大半宿,被背诵都记住了,你怎么还不会背,然后就急啦,跳下梁,满肚子怒火上前一步,劈手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往那个桌上啪的一扔:“瞧你个笨样,你说这文章有什么难背的?”说着小偷一张口,就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然后摔书骂道"瞧你个笨样,还读什么书啊",然后东西也不偷了,直接出门走人,徒留下少年一脸懵逼。而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曾国藩。
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在他的童年里被贼嫌弃过,他的父亲就是私塾老师,因为教不了这个笨小孩儿而把他推荐给另外一位老师,而那位老师依然没有能力教会这笨孩子,最终那位老师愤愤地对曾国藩说:“你要是有出息,我给你背伞!”
曾国藩在年少时被如此多人嫌弃过,那他又是怎么做到从笨小孩到后来名扬千古的大儒呢?
我们从他后来的日记和书信中发现,曾国藩有一个平常人不具备的优点,正是这个优点后来成就了他。他对自己、对生活中的点滴、对缺陷,能做到切实的反思与学习。他知道自己资质愚笨,所以用20多年时间专注干一件事:读书。
梁启超认为,正是这种自我教育,让曾国藩的一生后来是华丽的转身。
周国平说,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
现今社会,我们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一直依赖各种技巧、各种“育儿秘诀”,依赖着许多外在的因素,我们把希望寄托在老师、学校、辅导班身上,但效果却是收效甚微。
为什么?
我想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我们的孩子缺乏自我教育。
如果能让孩子养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可能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但这一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今天我想说的是,我们与其争执、探讨如何让孩子养成自我教育观念,不如先从父母自身的自我教育做起。
微博拥有百万粉丝、自称“非专家、一位普通父亲”的王人平曾说,“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你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怎样对待孩子,从这个角度来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怎样教育孩子。”
我们总喜欢比较,拿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相比,但是做这种比较时,你又是否将自己与其他家长相比?一个不断保持学习状态、态度积极、富有毅力和勇气的家长,和一个放弃学习成长、只知看电视打麻将刷手机的家长,怎么可能培养出能力相同的孩子?
父母其实更需要教育和成长。
成功的身教,来自父母的自我教育。
这个社会真有那么多“笨小孩”吗?
我们都清楚的很,孩子们的资质大体都是相仿的,少有处于极端的低智商和高智商。
那些在学校里所谓的“笨小孩”,追其根源,都是父母自我教育的缺失造成的。
所以,作为父母,请放下对孩子的那些偏见,好好的审视一下我们自己,或许你会有新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