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心“素质教育”沦为标签

当心“素质教育”沦为标签

作者: 界外田戈 | 来源:发表于2019-04-01 07:00 被阅读0次

                    当心“素质教育”沦为标签

        现在实施素质教育,可是对教师评价机制相对滞后,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仍只重视短期行为、表层面的评价,仍以对近期的、可测量的考核、评比标准为满足,而学校围绕着“考”、“评”、“赛”、“查”等具体要求转,以致“素质教育”沦为标签,一贴了之。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一些地方的实践中已出现被扭曲的苗头。就说我们县区吧,为适应素质教育,实施市中小学校教师年度量化评分,里面虽涉及出勤、工作量、观摩(公开)教学、指导学生获奖、年段过关、个人表彰、论文等诸多项目,但这种评价看不到教师的教育过程,特别看不到教育对象(学生)的发展情况,如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为祖国人民奉献、创造志向之确立等最为根本和长远的价值,仍然没有走出对教师传统评价的“误区”。

        比如:年度量化评分中与学生直接相关的“指导学生获奖”和“年段过关”,仍然有不少教师主要靠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取胜,因为它可以立竿见影。特别是年段过关考试是不分学校、不看办学条件和学生基础,一刀切以学生学科年段过关平均成绩的高低相应给科任教师加分;学校一般每学年度都把学生重搅一下,重新编班,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不少教师只要学生能得“高分数”,或能获奖就行,其他的都可以不顾,甚至为了“高分数”而不择手段,因为学生分数在教师心中分量着实太重了,它与年度奖金、职称晋升挂钩,现在领导还时常吹“与教师下岗相连”,这怎能不令有的教师每年度来次“狗急跳墙”呢?

        至于出勤、工作量,都可以出工不出力,做表面文章。譬如有的教师可以借别人的教案及学生的作业回去应付检查;论文要获奖入汇编,可以七拼八凑,可以托七姑八姨去找关系,何况现在还有“广告论文”、“订刊论文”等,只要你舍得按标准付费,或订阅刊物达一定数量等,论文便可登上“CN大堂”……

        请允许我打个蹩脚的比方:养鸡,到时鸡下蛋,是蛋;逼鸡下蛋,是蛋;杀鸡取蛋,也是蛋。而用年度量化评分来评价教师就是死盯那么几个“蛋”,哪怕是“软蛋”也好,却不关乎“鸡”的生存状态、发展情况。而今教师间的竞争日益强烈,怕只会造就一批干得轻松、活得“潇洒”、善于钻营者,吃亏的仍是那些“实干者”,而那些真正的“实干者”恰恰又不屑于投机取巧,反而显得“迂腐”不堪,说不定有一天可能沦为淘汰下岗对象。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但愿我对“素质教育”沦为标签的担心是多余的。我相信随着“新基础教育”观的深入人心,“素质教育”一定会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心“素质教育”沦为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xm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