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之恩都不思报答,选择沉默逃避,真的要麻木到这般!
2017年8月26日 星期五 小雨
今天偶然看到一则家乡的新闻,保定市易县易水河畔发生一起溺亡悲剧。
一个19岁的四川凉山的小伙,为了挽救一对素不相识的母子,把自己鲜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异乡的土地。
目击者说,一家三口来易县拉砖,十来岁的孩子去河边玩水,不知不觉进入河中心沉入水中,他妈妈惊呼救命情急之中也掉入河中,情况异常危急。 岸边有十几个人谁也没动,彝族打工少年高阿锋见此情景冲到河边奋不顾身跃入深水中。
他抱拖着母子俩往浅水区游,那个孩子骑跨在他脖子上,最后他奋力将孩子推了一把,自己沉入水中。母子成功获救,高阿峰却没有力气游上来。
我对这个新闻触目惊心,因为我了解水的无情,我也曾经和孩子一起落水并自救,我写的雨中惊魂描述了整个过程。
我对见义勇为,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凉山少年致敬,这种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
要知道,来易水河边的是一家三口,落水的是母子,听到母子呼救,十几个人在岸边站着没动,其中一个有孩子的父亲。
听到母子呼救,跳入河水的是凉山少年,在少年推出母子力竭沉入水中时,无人肯救少年。
可知少年家里极度贫困,甚至没有通上电。
被救母子被记者联系是否有所表示时,选择拒接电话,保持了沉默。
沉默啊沉默,这种沉默难道没有良心的负罪和煎熬吗!
我一向不愿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摩别人,可是这一家三口的沉默让我再一次深刻的体会了麻木不仁。
让我不禁想到了每次看到就想流泪的话,‘崖山之后无中华,明朝之后无华夏。’
崖山之后无中华,明朝之后无华夏崖山战败,南宋大臣陆秀夫在国家将要被蒙元灭亡的时候,背着年仅9岁的少帝投海而死,30万宋军将士只有2万人被俘虏,其余全部战死,或者自杀殉国。听闻宋灭后,浙江十万士子纷纷跳海自杀,福建有四万,这就是华夏精神。
正是大规模的殉国,致使民族最优秀基因丧失。
元朝建立后屠杀了近百分之八十的汉人,存活下来的基本都是被奴化的人群,因此宋后社会总是充满太多圆滑世故的保命哲学。
到了明朝,乞丐皇帝朱元章光复,但是汉文化已经沾染了胡人的暴戾和专制,丧失华夏文明中开明和自由的气息。
但是明时期不断唤醒的华夏意识,使得明末觉醒了文明气息,学术风范大盛,内阁组党之风流行,并产生不少不畏死的良臣。
亡国之君崇祯在煤山自刎前的遗书上写道,朕登极十七年,致敌人内地四次,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地下,去朕冠冕,以发复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虽有如此气节的皇帝,但是这种凛然正气已经不能影响被奴役多年的民间——明末袁崇焕之死即是最好的例子,他拼死保卫北京城,北京城的老百姓却相信他是奸细,一块一块吃掉他的肉。
清朝更不必说,近三百年的历史只留下了一本红楼梦,其文字狱让不少有气节的文人被诛杀,它的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彻底落后于世界。
在很长一段被欺凌的历史时间,很多的老百姓选择了麻木。这也正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他主动从日本仙台医学院退学,回到东京,开始创办文学刊物和写文章,期待以文字拯救国民的灵魂。
可在当今社会,有了更多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延伸,知恩不报甚至于恩将仇报的白眼狼事件层出不穷。
当然,这种具有劣根性的人群远远不止一两个,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短时间内不会在民间全部复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