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主要人物在设定世界中的行动及其结果。是人类世界的象征也是人类的内在精神结构。
故事的功能:人类是在故事教育的经历中成长的。我们阅读时已经有了故事一般范式和各种类型范式,期待与新作品印证并获得新的精神体验,这是我们为什么阅读的原因。
故事具有一般范式:主角在自己愿望驱使下开始行动——得到伙伴的帮助——遇到了敌人以及帮凶的阻碍——最终战胜了困难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故事的一般范式驱使故事对人类的愿望达成的欲求做出回应。
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虽然亲手查出自己的悲剧,自戳双目自请流放但还是实现了主角希望结束瘟疫稳定忒拜城的目标。故事虽然不断发展倾向于复杂但一般范式一直在起作用。
故事的驱动力是人物愿望——动机——行动这条主线,因此构建主线并通过人物行为表现出来永远是故事情节构成的首要任务。
当人物已经成型,作者已经清晰地知道人物的愿望——动机、行为逻辑与行为习惯,就应该让人物依靠自身的力量和决心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作者要适当放纵人物生命活力代替主观能动性,当然人物行为也要服从整体框架、前景方向、世界设定的基本规定。
注意:做到这些,作者此时只要当一个忠诚的记录员,把人物做的事情,发生了什么记录下来就好了,不要随意使用情节构造的大锤子。
故事进程中的要点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开局,对抗、冲突,高潮、结局三段式。在超篇幅的网文中出现复合式三段式,一般在整体故事(三段式)框架中,或存在多个单独的故事进程或者互相嵌入。
开局阶段主角要设定目标,开始行动,集结伙伴,明晰敌人和竞争对手特性,世界面貌初步展现,人物关系出来了,主角成长中,还未激烈交锋,打闹一定要的。(内容)
(作者工作)建构故事的大体框架,行进方向,为读者营造阅读心里环境、开局设下的问题要记下来,在后续故事中抖包袱,想好后边的舞台设置让人物填坑。
对抗冲突部分前期敌人要出来设置障碍,主角与其产生冲突并阶段性胜利,重复利用此单独故事进程,在每一次胜利中让主角得到奖励。(设一些主角知道,敌人不知道的奖励,后边还能用)
中期需要不断强化读者对主角的关切,主角受阻、同伴受伤、亲人被俘都能让主角面临各种危机的压力,主角积蓄力量,准备搏斗,寻找各种机会变得更强危机重重,变得更强。危机在不同小说类型中性质和力度是不同的,对不同主角来说也是不同的。
(作者工作)善于铺陈,把握情绪,在制高点剧情反转,形成波澜起伏的心理效果。
高潮阶段,主人公应该通过连续不断的行动强化冲突的密度与强度,由主角的选择与行为解决问题同向高潮。
(作者工作)一定保证删掉不相干情节,把紧张的感觉保持足够长的时间。
故事结局必然是主角行为的结果,不可避免,确定的,与主角不可回避的命运相接,结局阶段切记不能再依靠巧合的作用。使用巧合结尾会显得轻浮,不可信,烂尾。
即使是一个粗疏的结局,也好过一个主角失控,主角不在场的结局,所有故事结局都要满足读者对主角愿望行动线索和命运发展的最终期待,那是一个读者在这一情感体验历程的最终收场。对此,作者不能用任何理由回避。
勇敢与坚定是作家最重要的美德。
网友评论